川迥舟如叶,山遥石似人。
波光篙底动,沙垒涨馀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画卷,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入之情。"南风今日好,归棹上淮津"一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春日里,诗人决定乘船返回,选择了淮河上的某个渡口。这不仅描绘出了景象,也流露了诗人的心情。
接下来的"川迥舟如叶,山遥石似人",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将船比作树叶,将远处的山石比作行走的人,以此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这种比喻手法增添了一份意境的深邃。
"波光篙底动,沙垒涨馀新"进一步描写水面上的波光如何在船桨下闪烁,以及河岸上的沙堆随着波涛而变化。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水景的流动性与瞬间美。
最后,"谁信机心少,溪鸥伴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机心"指的是偶然的心思,或是临时的想法,而"溪鸥"则是一种生活在溪流中的鸟类。在这里,它们成为了诗人孤独旅途中唯一的伴侣。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在与超脱,也反映出他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精炼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