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敝裘(bì qiú)的意思:指破旧的衣裳。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嘶声(sī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尖锐刺耳,像马嘶的声音。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遥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远天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与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句“敝裘不耐晓来凉”,以“敝裘”这一形象化的衣物,暗示了诗人穿着的寒凉,而“不耐晓来凉”则直接表达了清晨的寒冷让诗人感到不适,为整首诗奠定了凄冷的基调。
次句“风捲黄沙啸白杨”,通过“风”、“黄沙”和“白杨”的动态组合,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象。狂风卷起黄沙,与白杨树的啸叫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艰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第三句“极目遥空怅望”,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广阔的天空下,诗人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惆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更是对未知旅程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马嘶声里又残阳”,以“马嘶”和“残阳”作为画面的收束,既呼应了开头的“晓来凉”,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旅途无尽的意境。马儿的嘶鸣声在夕阳的余晖中回荡,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强化了诗人孤独、疲惫而又坚韧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
大鹏徙南溟,扶摇九万里。
斥鴳抢榆枋,控地而已矣。
大小量固殊,谁能区别此。
黄生产建安,夙慕前贤轨。
汪波以名图,朝夕劳仰止。
伊昔汉运微,贤豪皆披靡。
登龙失李公,祭皋悲范子。
屈蠖且泥蟠,独羡汝南美。
黄生青云姿,胸中无棘枳。
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
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
瑶琴蓄一张,诗篇规四始。
自甘介浊酒,何用问臧否。
泰山等秋毫,天地犹一指。
汪洋千顷波,后先同一揆。
嗟余偃蹇人,结交淡如水。
虽然日往还,安能窥底里。
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
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
愿子重勉旃,鲲自北溟起。
《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明·佘翔】大鹏徙南溟,扶摇九万里。斥鴳抢榆枋,控地而已矣。大小量固殊,谁能区别此。黄生产建安,夙慕前贤轨。汪波以名图,朝夕劳仰止。伊昔汉运微,贤豪皆披靡。登龙失李公,祭皋悲范子。屈蠖且泥蟠,独羡汝南美。黄生青云姿,胸中无棘枳。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瑶琴蓄一张,诗篇规四始。自甘介浊酒,何用问臧否。泰山等秋毫,天地犹一指。汪洋千顷波,后先同一揆。嗟余偃蹇人,结交淡如水。虽然日往还,安能窥底里。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愿子重勉旃,鲲自北溟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367c6cf017f4b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