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编修二首·其二》
《次韵王编修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老誓捐书苦吟,君苗笔砚戴逵琴。

因君又试推敲手,揆我终惭缴绎音。

漫作蠹鱼餐朽策,倏听鹎鵊中林

台盘客曾丁字碧酒留宾听浅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鹎鵊(bēi jiá)的意思:形容人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碧酒(bì jiǔ)的意思:碧酒指的是翡翠色的酒,用来形容美酒。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丁字(dīng zì)的意思:指丁字形状,也指丁字形状的东西。

蠹鱼(dù yú)的意思:比喻具有毁灭性、危害性的人或事物。

捐书(juān shū)的意思:捐赠书籍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浅深(qiǎn shēn)的意思:形容程度浅或深。

台盘(tái pán)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变得病态、憔悴或憔悴不堪的样子。

推敲(tuī qiāo)的意思:仔细斟酌、深思熟虑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肉台盘(ròu tái pán)的意思:形容食物的摆设或陈列得非常丰盛。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陈造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王编修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首句“老誓捐书断苦吟”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坚持苦读与写作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接下来,“君苗笔砚戴逵琴”借用了“君苗”和“戴逵琴”的典故,赞美朋友的文采如同古代贤士,暗示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因君又试推敲手”表达了诗人受到朋友影响,再次尝试深入琢磨文字的意境,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精益求精。“揆我终惭缴绎音”则流露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觉得自己的作品相比友人的诗篇略显不足。

“漫作蠹鱼餐朽策”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像蛀虫一般啃食着旧书,寓言自己沉浸在古籍之中,同时也暗含对知识的渴望。“倏听鹎鵊语中林”借鸟鸣声描绘出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灵感的触发。

最后两句“肉台盘客曾丁字,碧酒留宾听浅深”,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场景,通过“丁字”和“碧酒”这两个意象,展现出宴席上的欢愉气氛,以及朋友们品评诗歌的深度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坚守,又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别沈霞川

昔别惊春梦,还来问草堂。

竹依楼榭直,荷抱石台长。

剪烛谈深雨,迟樽坐夜凉。

晓云劳极目,帆影度河梁。

(0)

约丁戊同过石门时林五厓传卧芝先会饮将半余亦就酌迟丁戊不至戏此嘲之兼呈诸子

林前风急叶乱飞,林下高人秋水姿。

墙头过酒邀上客,散发长披翯羽衣。

五厓仙人醉恍惚,狂客翩翩来武夷。

蓬头袒腹笑相接,大饮风前三百卮。

疏云满天作凉雨,花间有客睡初熟。

清风梦落羲黄前,紫芝枕乱青莎褥。

五岳游仙期不来,顶红坐变鬓毛绿。

化龙玉杖不知处,丹鼎长年炼空谷。

君不见浮云一去无回踪,世人那得皆方瞳。

试看阶下忘忧草,黄叶今朝非昔红。

人生得意如梦寐,对酒还须为君醉。

首阳二子清莫当,寂寥千载竟谁是。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十七仙掌春风

五夜吹班凤沼东,亭亭仙掌立春风。

蓬蒿寂寞文园里,错忆金盘出汉宫。

(0)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其三

骑马长安日几回,梅黄已过麦秋来。

蔫红纵好非春色,凭仗东风几日开。

(0)

送徐中丞巡抚畿内·其二

海内衣冠望不孤,笑谈樽俎解兵符。

将军肯羡祈连冢,壮士休乘大宛驹。

(0)

送吴而待守归州·其三

十月江清露冕游,鹧鸪啼处楚云流。

如花笑倚黄陵庙,日逐长安客自愁。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