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送蜀僧往南海》。诗中描绘了送别一位僧人前往南海的情景,充满了对僧人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一踏峨眉二十春”,以“峨眉”这一著名的山峰为背景,暗示了僧人在此修行的时间之长,二十载光阴如白驹过隙,表达了对僧人修行岁月的感慨。同时,“一踏”二字,既指僧人初次踏上峨眉山,也暗含着对僧人未来旅程的期许。
次句“冰花破处石鳞鳞”,形象地描绘了冰花融化后露出的岩石表面,如同鱼鳞般排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僧人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修行的精神。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寓意着僧人虽面临种种困难,但依然坚定前行。
第三句“凭将遍吉书一纸”,“遍吉”在这里可能是指僧人所携带的经文或修行记录,意味着僧人将带着满载智慧和修行成果的书籍前往南海。这句诗表达了对僧人知识与修行成果的肯定,以及对其传播佛法、利益众生的期望。
最后一句“传与东洋打坐人”,“东洋”指的是南海地区,这里的“打坐人”泛指在该地区修行的僧侣或信徒。这句话寄托了诗人对僧人此行的祝愿,希望他能将佛法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影响更多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之路的敬仰、对佛法传播的期待,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陈梅臣先辈八十有一
南溟浩渺不可极,东倚罗浮为海国。
群山西走作海门,虎头大小并称尊。
环山襟海平原处,万木笼葱烟雾屯。
山海所产多且奇,人才每每相参差。
三百年来一老叟,啒强气宇如虹霓。
少年文藻振百粤,结交海内真豪杰。
神京失守板荡时,发指皆裂日饮血。
偏袒一呼动四邻,执戈相从多侠烈。
当时文烈增城侯,帐底偕箸资筹谋。
独恨未曾将十万,经略中原出冀州。
如今老去雄心尽,阅世几回性坚忍。
酒酣不觉奋长髯,伏枥高歌犹满引。
生平老友不相下,李司寇公简司马。
骨气精神终逊翁,果然寿算难与同。
天空海阔各有托,冥冥万里一飞鸿。
《寿陈梅臣先辈八十有一》【明·梁宪】南溟浩渺不可极,东倚罗浮为海国。群山西走作海门,虎头大小并称尊。环山襟海平原处,万木笼葱烟雾屯。山海所产多且奇,人才每每相参差。三百年来一老叟,啒强气宇如虹霓。少年文藻振百粤,结交海内真豪杰。神京失守板荡时,发指皆裂日饮血。偏袒一呼动四邻,执戈相从多侠烈。当时文烈增城侯,帐底偕箸资筹谋。独恨未曾将十万,经略中原出冀州。如今老去雄心尽,阅世几回性坚忍。酒酣不觉奋长髯,伏枥高歌犹满引。生平老友不相下,李司寇公简司马。骨气精神终逊翁,果然寿算难与同。天空海阔各有托,冥冥万里一飞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067c6ef03bb99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