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代明(dài míng)的意思:代替别人明辨是非或代人辨明是非。
公权(gōng quán)的意思:公权指的是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也可以指政府机关的权力。
衮冕(gǔ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德高尚,品德纯正。
笳箫(jiā xiāo)的意思:笳箫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表示悲伤、哀思的情感。在成语中,笳箫常用来比喻悲哀、伤感的情绪。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外服(wài fú)的意思:指外国服装、外国的服饰。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镇俗(zhèn sú)的意思:抑制住庸俗之风,使人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尊长(zūn zhǎng)的意思:尊敬长辈或上级。
- 注释
-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儒家经典为主。
镇俗贤:能镇守地方,品德贤良的人。
尊长孺:尊敬年长有德的人。
衮冕: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
新隧:新建的墓穴。
故阡:旧有的墓地。
内外服:指中央与地方的治理。
二美:双重美德,赞美其文治武功。
周篇:周朝的历史文献或赞歌。
- 翻译
- 汉代选拔明经之士,唐朝有能人治理地方。
当时尊崇年长而有德者,上天却突然剥夺了他的权力。
他身着华丽的礼服下葬,哀乐在旧墓地回响。
他的文治武功影响深远,成为周朝文献中的双美典范。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的诗歌,语言精美,意境深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两句,赞颂了古代的英才,他们不仅是学问渊博,而且能够以德行影响世人。"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则表现出一种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情感,即使是年高德劭之人,也难免天命的剥夺。
接下来的"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描绘了一幅古代文武官员出征图景。"衮冕"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礼服,而"新隧"则是指军事行动的开始;"笳箫"是战争中用来号令的乐器,"故阡"则暗示了一种历史的回响。
最后两句"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文武兼备者的赞扬。这里的"二美"可能指的是军事和文化的双重成就,而"冠周篇"则是说这种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功业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霜叶飞.鬓梅
翠禽啼紧空闺暮,残妆都怨朱粉。
玉钗微堕一枝斜,篱角黄昏近。看月下、疏香暗引。
春愁先上徐娘鬓。
向纸阁芦帘,傍烛影、低迷夜来,无限丰韵。
争奈绛缕凄凉,冷红吹罢,那时归又难准。
髻鬟低处不胜寒,自倚东风问。
怕竹外、腰支瘦损,琼奁珠琲飘零尽。
待寄回、西州句,双挽刍雅,玉奴栖稳。
暗香.寄周潇碧
故山老鹤。等酒人散尽,飞归池阁。
漫倚焦琴,斜日想思满京洛。
知否休文病起,浑怕忆、西园花药。
但自掩、独树闲门,灯影惜孤酌。深约。更寂寞。
待问取断鸿,去程难托。素衾怨薄。
江上春寒晚来恶。
千里谁携梦转,丝鬓有、东风吹觉。
怕秀句、题未了,野棠又落。
鹧鸪天·其二馀与半塘老人有西崦卜邻之约,人事好乖,高言在昔,款然良对,感述前游,时复悽绝
秋老山桥虎气沈,霜风呼酒旧登临。
梵钟出树岩扉迥,渔火通波雨坞深。
连棹路,五湖心。别来三见冷枫吟。
白云定识非生客,莫枉芝崦鹤梦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