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结构(jié gòu)的意思:
[释义]
(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
并列式:结+构
[例句]
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
[同义]
构造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秋期(qiū qī)的意思:秋天的季节
色动(sè dòng)的意思:指欲望、情感等因受外界刺激而激发、涌动。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雪色(xuě sè)的意思:雪的颜色,指洁白无瑕的颜色。
扬眉(yáng méi)的意思:指挺起眉毛,表示得意、高兴或自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僧人止言和澹归在进入栖贤寺前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禅意。
首句“俱出烽烟外,深山随所之”描绘了两位僧人远离尘嚣,踏入深山的情景,烽烟外象征着世俗的纷扰,深山则代表了内心的清净与修行之地。
“溪声初洗耳,雪色动扬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僧人的精神状态。溪水潺潺,仿佛是洗涤心灵的声音;而雪色的映照,让僧人的心情为之振奋,展现出对修行的热忱与期待。
“草没安禅稳,人稀乞食迟”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僧人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草丛中安禅,既体现了僧人对禅定的追求,也暗示了修行环境的和谐与自然。人稀则意味着少有的打扰,乞食迟则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修行的专注。
最后,“茅茨宽结构,待我隔秋期”描绘了一座简朴而宽敞的茅屋,预示着两位僧人在栖贤寺的修行生活即将开始,等待着与诗人相会的秋日。这不仅表达了对两位僧人未来修行生活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与僧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宁静与庄严,以及诗人对他们精神追求的深切理解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复闻淮海所属州县被水亟命地方大吏加意抚恤南顾恻然因成长句
淮海伊古称泽国,迩来灾祲何其多。
壬戌大浸民其鱼,屈指五载曾未过。
今秋淮黄乃并涨,鱼行於地鸟处河。
白日镇见蛟龙斗,当秋安得仓箱罗。
草根荐为盘上菹,守臣所奏非传讹。
嗟嗟灾馀我赤子,元气未复将如何。
仓粟库帑尔莫惜,沟壑待救难蹉跎。
眷焉顾之潸焉涕,我政有失乖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