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曾黄石许,心果白鸥知。
习睡憎便腹,谈诗畏解颐。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便腹(biàn fù)的意思:指吃了东西就想上厕所,形容食物消化迅速。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怀二(huái èr)的意思:指心中怀有不满或不平之情。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缮性(shàn xìng)的意思:修补、整理、改正性格或行为。
隐茅(yǐn máo)的意思:隐居在茅草之中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于夏日静居禅房的生活与心境。首句“丈室隐茅茨”点出禅房的简朴与隐蔽,暗示了僧人的修行生活远离尘嚣。接着“清斋缮性时”则强调了僧人通过斋戒来修身养性的时刻,体现了佛教中对精神净化的重视。
“教曾黄石许,心果白鸥知”两句运用了黄石公和白鸥这两个典故,前者比喻高人传授智慧,后者以白鸥象征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表达了僧人渴望获得智慧指导,同时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习睡憎便腹,谈诗畏解颐”则展示了僧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他不喜安逸,避免肥胖,这反映了他对修行的严格要求;而对于诗歌的讨论,则有所畏惧,可能是因为担心会分散修行的专注力,或是对文字游戏的浅薄理解感到羞愧。
最后,“悠然怀二子,风雅得吾师”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怀念,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认为他们是他学习的对象。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僧人在修行与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精神自由与内在修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