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暮 春 归 故 山 草 堂 唐 /钱 起 谷 口 春 残 黄 鸟 稀 ,辛 夷 花 尽 杏 花 飞 。始 怜 幽 竹 山 窗 下 ,不 改 清 阴 待 我 归 。
- 注释
- 春残:一作“残春”。
黄鸟:即黄鹂、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又称迎春花,比杏花开得早。
怜:喜爱。
清阴: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
溪上:一作“谷口”。
- 翻译
-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归乡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这两句设定了暮春时节的意境,春天即将过去,小溪边的黄莺不再常见,而野菊花已经凋谢,杏花却刚好开放。这两种花的交替,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轮回,也寓含着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始怜”表达了一种生出怜爱的情感,诗人对那些隐蔽在深山中、静立于山窗下的幽竹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而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期待归家时,那清新的阴凉依旧如故,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丰富,通过对春天尾声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罗刹江
江风吹征衣,扁舟渡空阔。
曙色渐开朗,远岫横一抺。
悠悠沧波去,澹澹孤鸟没。
中流击箫鼓,哑哑棹歌发。
夷犹荡渔艇,举网鱼泼泼。
帆樯乱高下,来去若超忽。
扣舷发清啸,客怀颇轩豁。
一杯酹胥神,吊尔忠义骨。
山川渺天涯,未可计日达。
顾兹习暇豫,潇洒送日月。
无徙念前程,坐使心惨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