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宜 春 诸 举 子 陪 郡 主 登 河 梁 玩 月 唐 /黄 颇 一 年 秋 半 月 当 空 ,遥 羡 飞 觞 接 庾 公 。虹 影 迥 分 银 汉 上 ,兔 辉 全 写 玉 筵 中 。笙 歌 送 尽 迎 寒 漏 ,冰 雪 吟 消 永 夜 风 。虽 向 东 堂 先 折 桂 ,不 如 宾 席 此 时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宾席(bīn xí)的意思:指在宴会、座谈会等场合中,宾主分座的席位,也泛指客人、来宾的座位。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当空(dāng k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权力被剥夺,失去控制或失去影响力。
东堂(dōng táng)的意思:指东方的堂屋,比喻地位显赫、声望极高的地方。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兔辉(tù huī)的意思:指兔子跳跃时的闪光,比喻人才出众,具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遥羡(yáo xiàn)的意思:对远方的人或事物感到羡慕和向往。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迎寒(yíng hán)的意思:迎接寒冷的季节或环境,表示积极应对困难或逆境,勇敢面对挑战。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玉筵(yù yán)的意思:指宫廷中的盛大宴会,也用来形容非常盛大的场面。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与朋友共同赏月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情怀。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这两句开篇便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明亮的秋夜月景,并通过“遥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庾信飞觞饮酒、畅谈文学的向往之情。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这两句继续描绘月亮和夜空中的景象,“虹影”指的是彩色的月晕,它在银白色的星河之上显得格外耀眼,而“兔辉”即是月亮的别称,诗人用它来形容明亮如玉筵般的光芒。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这两句则是通过音乐和声音来感受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诗中提到的“笙歌”可能是指月下伴随着夜晚的乐声,而“冰雪吟消”则形容诗人的吟咏之声在寒风中消散。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满足。在古代文化中,“折桂”往往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成功,而这里却被用来强调即使是个人成就,也不及得与他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妙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与共享之乐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