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秋 送 台 院 杨 侍 御 归 朝 唐 /刘 禹 锡 仙 署 棣 华 春 ,当 时 已 绝 伦 。今 朝 丹 阙 下 ,更 入 白 眉 人 。重 振 高 阳 族 ,分 居 要 路 津 。一 门 科 第 足 ,五 府 辟 书 频 。鸷 鸟 得 秋 气 ,法 星 悬 火 旻 。圣 朝 寰 海 静 ,所 至 不 埋 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眉(bái méi)的意思:指在同类中最出色、最杰出的人或物。
辟书(bì shū)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学习,开拓智慧,增长知识。
丹阙(dān quē)的意思:丹阙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红色的宝阙,比喻美好的宫殿或建筑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棣华(d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也比喻美好的事物。
法星(fǎ xīng)的意思:指法律的权威和威严。
分居(fēn jū)的意思:夫妻分开住,不同居。
高阳(gāo yá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高洁。
寰海(huán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无边的海洋。
火旻(huǒ mí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烈火熊熊的样子。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埋轮(mái lún)的意思:指车轮埋入土中,比喻才能被埋没,无法发挥作用。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阙下(què xià)的意思:指位于高处或重要位置的人物或事物。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五府(wǔ fǔ)的意思:指五个政府机构,也泛指政府。
仙署(xiān shǔ)的意思:指高深莫测的官署或机构。
悬火(xuán huǒ)的意思:指火焰悬挂在半空中,形容火势旺盛、燃烧得很旺。
要路(yào lù)的意思:指掌握了某种技能或知识,能够成功地走上事业的道路。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鸷鸟(zhì niǎo)的意思:形容鸟类的猛禽,比喻有才能、有能力的人。
要路津(yào lù jīn)的意思:指行路要谨慎小心,不可掉以轻心。
- 翻译
- 仙署棣华春意浓,当年才华超群出众。
今日皇宫之下,又接纳了白发苍苍的贤者。
重新振兴高阳氏族,分散居住在显赫要道。
家族科举得意,五府频频征召文书。
猛禽感应秋的气息,法治之星照耀天际。
在圣明的朝代,天下安宁,无人阻挡贤才的脚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的《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一位官员的高贵地位和深受圣恩的特殊身份。开篇“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描绘了一种非凡的景象,仙署即神仙之所,棣华春意指超乎寻常的美好春天,绝伦则是形容其不再与凡尘相比。
接着,“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中的“丹阙”指皇宫,“白眉人”或许暗喻仙人或者高贵之人。诗人通过这种设定,强调了这位官员的超凡脱俗和受到朝廷的特殊恩遇。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中,“高阳族”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个著名家族,而“要路津”则是交通要道,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家族地位的提升以及其在重要之处的分布。
“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描绘了一家子孙满堂,科举及第(即考取功名)不断,五府(指中央或地方的高级行政机构)频繁颁布任命书,显示了这位官员家族的学术与仕途成就。
“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中的“鸷鸟”可能是某种神鸟,“得秋气”则是获得了秋天的精华或意境,而“法星悬火旻”则形容了一种祥瑞之象,星辰中显现出火焰般的光芒。
最后,“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表达了在圣明君主统治下的太平盛世,一切都平静无忧,而“所至不埋轮”则是指这位官员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尘俗之事所掩盖,象征着其清高脱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神仙境界的描绘,以及对家族地位和个人仕途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位官员及其家族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理想化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人生本无有,众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
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
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従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风。
芝兰托庭户,鸾鹄峙梧桐。
结客贤豪际,倾财缓急中。
悲伤闻故老,沦谢未衰翁。
吴中试良守,濮上继嘉声。
平赋权家恨,蠲租盗俗清。
家贫久未葬,身去独留名。
天报多男子,终存好弟兄。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白发熙宁老诤臣,凛然心胆大于身。
吾侪坐看冯唐去,谁起云中废弃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东道如闻近稍安,乘骢按部凛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来言事官。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