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牛蒡(niú bà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能力强大,具有非凡的才华或能力。
取友(qǔ yǒu)的意思:取得朋友,结交朋友。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膝头(xī tóu)的意思:指身体的膝盖位置,也常用来形容亲近、依靠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山中牛蒡结为“友”的独特情感体验。诗中的“牛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动物之友,而是以植物的形象,象征着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首句“我取友兮得牛蒡”,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牛蒡之间的特殊关系,将牛蒡拟人化,赋予其友人的身份。接着,“稠丛捷鼠走不上”一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牛蒡茂密丛生的状态,连机敏的鼠类也无法轻易穿越,突出了牛蒡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深山谁伏又谁牵”则进一步描绘了牛蒡生长于深山之中,既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谁伏”),也与之紧密相连(“谁牵”),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唇粗舌皴膝头壮”则是对牛蒡形态特征的生动描述,暗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实虽恶,食不恶”表明诗人对牛蒡的态度,并非仅仅因其外在的“恶”(可能指其外表或口感不佳),而是更看重其内在的价值。这种超越表面审美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最后,“所思兮奚可却,松冈竹墩隔沙泺”表达了诗人对与牛蒡之间深厚情感的不舍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怀念。这里的“松冈竹墩隔沙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前文的牛蒡形成了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也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和谐自然生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岂有毛与皮,可以析毫缕。
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
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
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
卧龙未飞,睡虎不吼。
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
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
题醉仙图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
粪土轩冕,膏肓林泉。
造性命之阃奥,眇文章之蹄筌。
见李耳于树下,参伏羲于画前。
爰养素于黄庭,亦存神于丹田。
既万累之尽扫,惟一真之独全。
生涯无他,糟丘酒船。画史游戏,醉态蹁跹。
或相舁扶,或相攀牵。或袒而舞,或跣而眠。
堂堂八尺,如颓玉山。烱烱一寸,如珠在渊。
老夫一笑知其然,非愚非痴非狂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