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东人(dōng ré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也可指东方的文化、风俗。多用来形容东方人的聪明、机智、智慧。
国纪(guó jì)的意思:
(1).国家的礼制法纪。《国语·晋语四》:“夫礼,国之纪也。”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自朝章国纪,典彝备物,奏议符策,文辞表记,素意所不蓄,前古所未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温肃奏折附片二》:“不独国纪荡然,抑且人纪顿丧。”
(2).治理国家的人。《管子·侈靡》:“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 郭沫若 等集校:“谓以其人为国之经纪也。”
(3).指本朝的编年史。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义果章於一家,忠烈光於国纪。”旧国(jiù guó)的意思:指古代已经灭亡或者已经被推翻的国家。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维新(wéi xīn)的意思:指改革、创新,使事物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衣服(yī fú)的意思:指穿在身上的服装。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杼轴(zhù zhóu)的意思:杼轴是指纺织工具中的纺轴和纺杼,比喻人的心思、计划或事物的中心。
转轮(zhuàn lú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循环、轮回。
-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十二)》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巧妙地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文明的融合进行了对比和描绘。
首句“玉墙旧国纪维新”,以“玉墙”象征日本的传统与历史,而“维新”则点明了日本在明治时代进行的全面改革,试图摆脱传统束缚,走向现代化。这里的“纪”字,意为记录或见证,强调了这一变革对日本国家历史的重要性。
次句“万法随风倏转轮”,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万法”比作随风转动的车轮,形象地展示了改革的迅速与广泛影响。这里的“随风”二字,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了改革之风的快速传播,以及它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
接着,“杼轴虽空衣服粲”,通过“杼轴”这一纺织业的象征,暗示了改革初期可能面临的经济困难——传统手工业的衰落。然而,“衣服粲”则表明,尽管如此,日本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成功地发展出了新的工业体系,使得服装等产品得以焕然一新,展现了现代化的成果。
最后,“东人赢得似西人”总结了整个过程,表达了日本通过改革,不仅在物质上接近了西方,更在精神上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这句话既是对日本现代化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种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黄遵宪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