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帝台(dì tái)的意思:指帝王的宝座或王位,也用来比喻权力、地位高而崇高的位置。
拂天(fú tiān)的意思:形容雄壮、威武的气势。
河柳(hé liǔ)的意思:河柳是指柳树生长在河边,形容人的性格柔和、温顺。
画鹢(huà yì)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比喻某种技能或才能出类拔萃。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流动(liú dòng)的意思:指事物要保持不断发展和进步,不能停滞不前。
青龙(qīng lóng)的意思:指天子,也泛指君主或权力的象征。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三巳(sān sì)的意思:指三个时辰,也就是上午九点至中午十二点之间。也可引申为短暂的时间。
上苑(shàng yuàn)的意思:指上级领导或权贵的府邸或园林。
笙镛(shēng yōng)的意思:形容乐声悠扬,动听动人。
天杯(tiān bēi)的意思:指极为珍贵、难得的事物或机会。
禊堂(xì táng)的意思:禊堂是指古代举行祭祀、祈福仪式的场所,也用来比喻清心寡欲、追求精神净化的地方。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迎祥(yíng xiáng)的意思:迎接吉祥、喜庆的到来。
御座(yù zuò)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高位、地位崇高的位置。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注释
- 九重:指皇宫深处。
驰道:古代帝王的专用大道。
三巳:古代三次春日祭祀的日期。
禊堂:举行春日祭祀的场所。
画鹢:装饰有图案的船,常用于祭祀或庆典。
上苑:皇家园林。
御座:皇帝的宝座。
河柳:河边的柳树,象征春天和清新。
笙镛:古代的乐器,笙和镛,用于宫廷音乐。
帝台:天帝的宝座,这里指皇帝。
- 翻译
- 九重宫道从远处延伸,三次禊事的殿堂已开启。
彩绘的鹢舟在池中游动,青龙旗飘扬于皇家园林中前来。
野花随风落在御座上,河边的柳枝轻拂天子的酒杯。
傍晚时分,吉祥之地迎接庆典,笙瑟和钟磬声从天帝的宝座下响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举行的盛大宴会。"九重驰道出,三巳禊堂开"一句,通过对宫廷道路和宗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的"画鹢中流动,青龙上苑来"则展示了宴会中的景观布置,画船在水面上游弋,显得既生动又富丽堂皇。
诗人通过"野花飘御座,河柳拂天杯"这两句,传达了自然与宫廷生活的和谐共存。宴会之中,自然景物也参与其中,不仅增添了一份野趣,更让整个场景显得生机勃勃。
最后的"日晚迎祥处,笙镛下帝台"则描绘了宴会结束时分的壮观。夕阳西下的背景下,乐声渐渐消散,皇帝离去的场面给人以深刻印象,彰显出诗中的主题——庆祝与仪式的庄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礼制,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才情与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