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步芦中月,因歌竹外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当子(dāng zǐ)的意思: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事物,做出适当的决策。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孤琴(gū q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弹奏琴,形容孤独无助的境况。
归潮(guī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回,涨潮之后的潮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比喻一种事物或现象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寒磬(hán qìng)的意思:形容冷得令人发抖,寒冷异常。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栖隐(qī yǐn)的意思:栖息隐居,不愿显露身份或才能。
清澹(qīng dà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无欲无求,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子夜(zǐ yè)的意思:子夜指的是夜晚的最深处,也就是午夜时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夜晚景象。诗人与友人在子夜时分,共步于芦苇丛中,月光洒在芦苇之上,映照出一片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他们边走边唱,歌声回荡在竹林之外的桥梁上,增添了夜晚的诗意。
接着,诗中的“孤琴清澹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琴声在清冷的露水中回响,仿佛是大自然的和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寒磬落归潮”则通过寒风中磬声的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最后,“此地堪栖隐,频来岂用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与向往,即使不特意邀请,他也愿意频繁前来,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