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安 公 房 问 法 唐 /张 继 流 年 一 日 复 一 日 ,世 事 何 时 是 了 时 。试 向 东 林 问 禅 伯 ,遣 将 心 地 学 琉 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伯(chán bó)的意思:指深得禅宗真谛的人,也可指懂得修身养性的智者。
地学(dì xué)的意思:地学是指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遣将(qiǎn jiàng)的意思:遣派将领出征或执行任务。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日复一日(rì fù yī r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
- 注释
- 流年:岁月。
一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
世事:世间的事物。
何时:什么时候。
了时:结束的时候。
东林:指东林寺,佛教禅宗重要道场。
禅伯:禅师中的长者或大师。
遣:派遣,请求。
心地:内心,心境。
学琉璃:比喻净化心灵,使其透明如琉璃。
- 翻译
- 时光一天接着一天流逝,世间的事情何时才能有个尽头。
试着向东林的禅师询问,能否教导我如何让心灵如琉璃般清澈无暇。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安公房问法》,其中流露的是诗人对时间易逝、世事无常以及对禅学修行的一种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超脱,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操。
"流年一日复一日"表达了时间流逝不息的感慨,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带走了岁月的痕迹。"世事何时是了时"则表明诗人对世间纷扰无常的忧虑,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安宁。
而接下来的两句"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探究与追求。这里的“东林”指的是寺庙或僧人的居所,“禅伯”是对僧侣的一种尊称,而“遣将心地学琉璃”则是在表达要用心去学习和领悟佛教中的智慧,"琉璃"在这里象征着清净无瑕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对禅法的探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心平静的追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书自乐
我家肇造自皇祖,我祖分茅守西土。
嗣予理国日兢兢,宁敢流连纵歌舞。
宁王吹笛岐王醉,肉盘多少申王妓。
猎车十乘走南山,浪说齐王多快意。
前鉴斯人皆覆车,吾之二友惟琴书。
五弦远慕有虞圣,六籍学为孔子徒。
琴满锦囊书满库,游心太始何真素。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追陪送乌兔。
鹤叹
卫公爱鹤久成癖,曾置禄位乘君轩。
千年丹熟顶留晕,六月积雪衣无痕。
低鸣晓饮璚池水,舞影夜栖琪树园。
子晋不归缑氏岭,令威未语城东门。
可怜仙质落尘网,竟与凡鸟同争喧。
当时怜宠意已极,遂令士卒空衔冤。
一朝狄难有谁禦,俛首无声难报恩。
沉吟为尔发浩叹,遥天月堕烟生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