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峤潮声》
《琅峤潮声》全文
清 / 林梦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峰双峙海门开,昼夜波涛捲地回。

雄似平沙奔万马,骤如阔汉殷千雷。

鸣樯已见风当劲,吼汕先知雨欲来。

常向长松高枕卧,几番残梦低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低徊(dī huái)的意思:形容心情低落,犹豫不决。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见风(jià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观察,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情况。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先知(xiān zhī)的意思:指能够预知未来的人。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鉴赏

这首《琅峤潮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琅峤海域潮水的壮丽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潮水比作奔腾的万马和轰鸣的千雷,形象地展现了潮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动态美。

首句“南峰双峙海门开”,描绘了南边两座山峰矗立,仿佛打开了通往大海的门户,预示着潮水即将涌来。接下来,“昼夜波涛捲地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潮水不分昼夜,永不停息的壮阔景象。潮水如同翻滚的波涛,卷起大地,展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雄似平沙奔万马,骤如阔汉殷千雷”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潮水的雄伟与速度分别与奔腾的万马和轰鸣的千雷相比较,突出了潮水的壮观与震撼力。万马奔腾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潮水的浩荡,而千雷的轰鸣则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猛烈与响亮。

“鸣樯已见风当劲,吼汕先知雨欲来”两句,诗人观察细致,捕捉到了潮水带来的自然现象。帆船的鸣响预示着强劲的风势,而潮水的吼声则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知。

最后,“常向长松高枕卧,几番残梦为低徊”两句,诗人以自己为喻,想象自己如同长松般静卧于潮声之中,享受着这份自然的韵律。然而,潮水的反复波动却让他陷入了沉思,似乎在回味着潮水带来的各种感受。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的写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琅峤潮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琅峤海域潮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体验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梦麟
朝代:清

林梦麟,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凤山县人。生员。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猜你喜欢

济南张智夫八十诗云庄

闻道仙翁乐事多,几曾衰槁坐鸡窝。

华峰月冷云横久,趵突泉甘酒热过。

少壮争询三叟寿,光阴未尽百年歌。

太平生长仍终老,笑杀行兵马伏波。

(0)

送景星赴乡试

不能随我隐,尔亦自有见。

举世尽鸿冥,何日息龙战。

挟策干诸侯,游士吾所贱。

读书二十年,当为明廷献。

世事虽靡常,公道此未变。

果为珊瑚枝,铁网终能罥。

竖儒守一经,讵足拯离乱。

傥可梯青云,或冀理一县。

抚字缓催科,且恤百里患。

杯水沃车薪,终胜助以扇。

黄花取次开,老眼摩挲看。

此愿果否偿,送尔泪如霰。

(0)

南岳纪游·其二

飞鸟乍闻罗汉语,名僧种树长娑萝。

花开百合供调膳,醉石长招猿鹤过。

(0)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四

虎幔初开灵武壁,豹旗日绕贺兰山。

山头遥望无烽火,淬剑磨刀黑水弯。

(0)

赠西塘之任雷州·其二

忆昔灯前风雨时,三年相对客心知。

宦游乍喜重逢日,又向芳尊说别离。

(0)

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三

净域何销歇,禅门困是空。

一灯山月下,孤钵野云中。

栋桡埋秋草,塔危带夕鸿。

终期扫坛级,来上辟支宫。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