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日乃孟朔,望雨心转剧。
更恐致霖霪,雨即晴始适。
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
必得(bì děi)的意思:一定会得到,必定会成功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大火(dà huǒ)的意思:大火指的是火势很大、猛烈的火焰。在成语中,大火常常用来比喻情况紧急、危机临近。
忽易(hū yì)的意思:突然改变,转变得很快
火流(huǒ liú)的意思:炽热的火焰流动
坤维(kūn wéi)的意思:坤维是一个汉字成语,由“坤”和“维”两个字组成。坤指地,维指系、连接。坤维的基本含义是指地势广阔、连接天地、连接万物。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两美(liǎng měi)的意思:指两个美好的事物或者两种美好的境况。
霖霪(lín yín)的意思:指连续不断的雨水,形容雨水多且持续时间长。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朱明(zhū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夺目。
转剧(zhuǎn jù)的意思:指戏剧中情节的转折或转变,也用于比喻事物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时节的微妙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季节转换时的微妙感受。开篇“坤维大火流,朱明序忽易”,以“坤维”指代地极,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炎热与过渡,通过“大火流”和“朱明序”的交替,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
接着,“欲起凉风迟,未处残暑迫”,表达了对凉风的期待与夏日余热的紧迫感,生动地刻画出人们在炎炎夏日中对清凉的渴望。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雨水的期盼,“兹日乃孟朔,望雨心转剧”,点明了日期,预示着新的一月开始,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雨水的强烈渴望,这种情感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愈发浓烈。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难以人为操控,“更恐致霖霪,雨即晴始适”,表达了对可能带来灾害性天气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接下来,“譬人祈予恩,两美期必得”,将人的祈愿比作自然界的恩赐,表达了对和谐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表明了即使尽力祈求也无法改变自然法则的无奈,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控制,而是相互影响。诗人以“明知而故蹈,造物岂汝役”结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以及人虽无法主宰自然,但可以通过理解与适应来与之和谐共存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
去年三月下淮北,入晚飞涛碎群绿。
今年五月南入江,晓雨连山出新沐。
浮玉鲜翠焦山青,低鬟绰约如媚晴。
中流北固闪金碧,画鸾插翅翔复停。
层楼高染石萝色,回潮暗挟虚钟声。
钟声未绝潮忽怒,怒潮山立山与平。
西帆东鸟乱无所,楚天越海齐大冥。
扣舷浩唱吾竛竮,龙气上涌衣裾腥。
但疑日没已垂夕,渐闻人籁知有城。
天吴跳掷驱百灵,金支隐现虹霓旌。
谁于烟尾划霞彩,若摩镜垢还空明。
风杨乍整燕为集,岸芦尚飒鸥早醒。
遥峰几笏见淮海,清气一往连幽并。
可怜铁瓮百破碎,当时枉渎萧梁兵。
孙吴曹魏亦草莽,但馀石马窥屯营。
元嘉隐士娱水竹,润州节度开轩楹。
春芜匝垄变牛宅,风雅何问勾吴亭。
干戈文字两消歇,明日山川亦陈迹。
山川变幻况须臾,吾身哀乐安有极?
且倒金樽吹铁篴,樽酒易尽篴易裂。
黄鹤楼遥堕仙翮,太白吟魂招不得。
何须梦去骑鲸背,快吸江波荡胸臆。
眼前千里变秋色,天地无情满凉碧。
《渡江作歌》【清·姚燮】去年三月下淮北,入晚飞涛碎群绿。今年五月南入江,晓雨连山出新沐。浮玉鲜翠焦山青,低鬟绰约如媚晴。中流北固闪金碧,画鸾插翅翔复停。层楼高染石萝色,回潮暗挟虚钟声。钟声未绝潮忽怒,怒潮山立山与平。西帆东鸟乱无所,楚天越海齐大冥。扣舷浩唱吾竛竮,龙气上涌衣裾腥。但疑日没已垂夕,渐闻人籁知有城。天吴跳掷驱百灵,金支隐现虹霓旌。谁于烟尾划霞彩,若摩镜垢还空明。风杨乍整燕为集,岸芦尚飒鸥早醒。遥峰几笏见淮海,清气一往连幽并。可怜铁瓮百破碎,当时枉渎萧梁兵。孙吴曹魏亦草莽,但馀石马窥屯营。元嘉隐士娱水竹,润州节度开轩楹。春芜匝垄变牛宅,风雅何问勾吴亭。干戈文字两消歇,明日山川亦陈迹。山川变幻况须臾,吾身哀乐安有极?且倒金樽吹铁篴,樽酒易尽篴易裂。黄鹤楼遥堕仙翮,太白吟魂招不得。何须梦去骑鲸背,快吸江波荡胸臆。眼前千里变秋色,天地无情满凉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567c70d80335e0126.html
皎皎天月明,照之有馀辉。
空濛如薄雾,萧瑟入南闱。
中夜起叹息,草露沾我衣。
俯临清泉涌,轻衿随风吹。
少小去乡邑,裘马悉轻肥。
抚镜华缁鬓,不知今是非。
佳人眇天末,分手易前期。
爱而不可见,中心怅有违。
愿为双黄鹄,左右来相依。
逝者一何速,泪下空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