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倒载(dǎo zài)的意思:指负担、承担。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芳茵(fāng yīn)的意思:指花草香气浓郁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花草繁茂的景色。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乐游(lè yóu)的意思:快乐地游玩、旅行
流散(liú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分散、离散、流失。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曲沼(qǔ zhǎo)的意思:指人心险恶、曲折难测,比喻处境险恶、难以预料。
散落(sàn luò)的意思:分散、分开并落下来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幽草(yōu cǎo)的意思:指生长在幽深处的草木,比喻隐藏在深处而不为人知的人或事物。
怨笛(yuàn dí)的意思:怨恨的心情如笛声般深沉悲切。
梓泽(zǐ zé)的意思:形容人才丰富、学问渊博。
- 翻译
- 茂密的绿树环绕弯曲的池塘边,何处的美景能让人如此频繁地游乐。
在东吴的夜晚,兰亭的景色如画;西洛的春天,梓泽烟光朦胧。
梅花飘香,笛声中忘记了怨恨;绿色的草地,嫉妒着芬芳的茵茵地毯。
风云变幻难以捉摸,暂且学着阳池的样子,倒映水中以自得其乐。
- 注释
- 碧树:茂盛的树木。
阴秾:浓密繁盛。
曲沼滨:弯曲的池塘边。
东吴: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指代江南。
兰亭:著名的园林,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晚:傍晚时分。
香散落梅:梅花香气飘散。
忘怨笛:笛声中忘记烦恼。
风云流散:风云变幻。
苦无定:难以捉摸。
阳池:古代池名,此处比喻水面。
倒载身:倒映在水中。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槩的《越中五咏(其二)野望宴集》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首句“碧树阴浓曲沼滨”展现了浓郁的绿色树荫围绕着弯曲的池塘,环境清幽宜人。次句“赏心何处乐游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频繁游赏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东吴景物兰亭晚”将读者带到了东吴地区,晚间的兰亭景色如画,暗示了聚会的文人雅趣。“西洛烟光梓泽春”则转至洛阳,通过烟光和春色,描绘出梓泽的繁华与生机。
“香散落梅忘怨笛”一句,借梅花飘香和笛声的消散,传递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绪,仿佛连怨恨都随着笛声消逝。“绿铺幽草妒芳茵”进一步描绘了草地的翠绿与芬芳,以幽草的“妒”衬托出环境的优美。
最后,“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借风云变幻比喻人生的不确定性,而选择在美景中以“阳池倒载身”的洒脱姿态,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文人雅集的氛围,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意蕴的山水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山桐十咏·桐花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著。
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西山桐十咏·桐孤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今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西山桐十咏·桐叶
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翦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