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
《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含桃花欲落,山下遇君时。

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

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

不似风尘路偬偬别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尘路(chén lù)的意思:指行人车马经过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

偬偬(zǒng zǒ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时姿态端正、沉稳。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含桃(hán táo)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对他人友善。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岳帝(yuè dì)的意思:指武艺高强的将领或军事统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泰山天门禅堂与傅柱史金沙相遇的情景,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含桃花欲落”以桃花即将凋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伤感。接着,“山下遇君时”点明了相遇的地点和时机,充满了偶然性和惊喜。

“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空王殿和岳帝祠作为背景,增添了宗教色彩,也寓意着精神寄托与心灵归宿。雨后的清新的空气与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开阔。

“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则表达了诗人与傅柱史金沙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芳杜色指的是芳香的杜草,白云期则是指在云雾缭绕的山中相聚的约定,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最后,“不似风尘路,倥偬叹别离”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与前文的宁静和谐形成对比,强调了离别之痛。诗人感慨于世俗的繁忙与纷扰,使得离别显得更加令人惋惜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离别的哀愁。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题孙良辅所藏小景四幅·其四

旧识襄阳孟浩然,蹇驴冲雪据吟鞍。

老来自怯溪桥滑,便作林逋一样看。

(0)

送殷通判之严州

三百危滩走急流,万重山色护严州。

人家树里开图画,驿吏花间候綵舟。

骏足岂应今日展,高名合向晚年收。

子陵祠庙云霞上,为想春风露冕游。

(0)

夜坐·其一

仙都閟灵境,假日休官程。

高斋坐来久,夜景湛虚明。

起步视天宇,旷然遗世缨。

素心适有会,幽兴顿此生。

沧波望不极,落月金盆倾。

(0)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其六涧湾略彴

路转兮山回,望幽岩兮阻深隈。

忽凌空兮飞步,振予策兮丹台。

愿镌崖兮有纪,步灵踪兮天台。

(0)

赋得碧甃寒根寿胡友松

曲廊阴阴清昼閒,砌台乱匝苔花斑。

苍龙何年蜕寒骨,化为古松根屈蟠。

百折不能去,回戈折戟相撑住。

突然奋起石为裂,散作孙枝不知数。

坚刚不容蝼蚁穴,正直默有神灵护。

主人自是华阳仙,双瞳碧色耳垂肩。

平生丘壑有深癖,爱此松根时醉眠。

薰风四月日正长,松阴满庭天气凉。

我来寿君劝君酒,摩挲铁石龙鳞香。

松兮岁久根益深,流膏渗乳日侵浔。

更千年后重相寻,为君斸取根下苓。

采花酿酒共君斟,飘然轻举紫山岑。

(0)

除夜

更无柏酒共桃符,一卷离骚伴竹炉。

短褐有情怜岁月,敝冠无恙笑头颅。

白波东逝伤心远,青鸟西飞入望孤。

久卧沧江惯愁思,不将明日问荣枯。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