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舟中苦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舟中的苦热情景,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感悟。
“尝忆银床桐泣露”,诗人回忆起夏日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在梧桐树上,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梧桐树在哭泣。这里运用了“银床”这一形象,将月光下的景象比作银色的床铺,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静谧,同时“桐泣露”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更思玉碗蔗流浆”,接着诗人又联想到盛满甘蔗汁的玉碗,甘甜的汁液从碗中缓缓流出,这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夏日的清凉与滋润。玉碗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这种享受的品质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甜蜜。
“天孙初嫁龙绡薄”,“天孙”指的是织女,这里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描述织女刚刚嫁为人妇,穿上轻薄如丝的龙绡衣裳的情景。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织女的美丽与幸福,也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却恐秋河入夜凉”,最后,诗人担心随着秋天的到来,银河会变得寒冷。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通过银河的冷暖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舟中苦热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爱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息于林下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
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
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
试为苏门啸,泠泠鸾鹤音。
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
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
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
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