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成时饵变鱼,鱼今作饵灶丹虚。
《咏琴鱼》全文
- 鉴赏
这首《咏琴鱼》由清代诗人程邑所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将道家炼丹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丹灶成时饵变鱼”,以炼丹术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丹药炼成后,原本作为饵料的鱼化为了丹药,象征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转换。丹灶,即炼丹的器具,此处暗喻修炼的过程;饵变鱼,则是物质形态的转化,暗示着修炼成功后的变化。
次句“鱼今作饵灶丹虚”,进一步阐述了变化的结果:原本作为饵的鱼如今成为了丹药,而丹灶则空无一物,象征着修炼过程的结束和物质的消耗。这里通过鱼与丹灶的对比,展现了从有到无、从实到虚的变化过程。
后两句“仙人若有怜才意,弹铗归来三月初”,则引入了仙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才华的珍视与期待。弹铗归来,源自战国时期冯谖的故事,比喻才华横溢之士的回归或被重用。三月初,春意盎然,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才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
整体而言,《咏琴鱼》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寓言式的表达,不仅展现了道家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还蕴含了对才华与机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