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磬》
《咏磬》全文
明 / 梁有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制因无句巧,质从泗水旁。

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

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辨难(biàn nán)的意思:辨别困难,难以分辨真伪。

鸿毛(hóng m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到极致,比喻微不足道。

鲁堂(lǔ táng)的意思:指人谦虚、有礼貌、待人诚恳、客气。

鸾翔(luán xiáng)的意思:形容鸟飞得高远,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升歌(shēng gē)的意思:指高声歌唱,形容欢乐或庆祝的场景。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说本(shuō běn)的意思:指说话时不讲实话或说话不负责任。

象物(xiàng wù)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相仿的特征或形态。

协商(xié shāng)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通过交流、商议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或达成一致的行为。

治成(zhì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治理或调整,使事物变得完善或达到理想状态。

鉴赏

这首《咏磬》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磬这一古代乐器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首句“制因无句巧,质从泗水旁”,开篇即点出磬的制作与材质来源,巧妙地将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展现出来。磬的形状与结构设计精巧,其材质则取自泗水之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美丽,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利用。

接着,“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磬在造型上的规矩与和谐,以及其声音的协调性。磬的形状如同矩形,象征着秩序与规则;而其发出的声音,则是经过精心调校的和谐之音,展现了音乐艺术中的平衡与美感。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描绘了磬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壮观景象。当人们在特定场合演奏时,磬的声音仿佛引领着兽舞的节奏,或是与鸾鸟的飞翔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庄重的氛围。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则表达了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文化价值。它不仅能够吸引仙人降临,也是汉代乃至鲁堂(鲁国的殿堂)中不可或缺的神圣乐器,象征着智慧、灵性与文化的传承。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这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与影响力。如同鸿毛般轻盈却承载着诞生的故事,石室中深藏的学问与难题,都可通过磬的音韵得到解答或启示。

最后,“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总结了磬在音乐艺术中的核心作用。在升高的歌声中,磬作为领奏者,能够统摄各种乐器,展现出音乐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磬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梁有誉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猜你喜欢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十八

江北江南一水通,往来舟楫自匆匆。

推篷独坐浑无语,遥见青天日正中。

(0)

忆绣荣二孙

绣孙犹未识阿翁,翁在山东一马骢。

近别荣孙春又夏,相应学语问阿翁。

(0)

拟古四十一首·其二十九

吾思洓水翁,志节一何高。

褰裳辞宥密,视若秋鸿毛。

古人不可作,流俗正滔滔。

色过夏畦病,意甚乞墦劳。

趋走信机巧,苟得还骄豪。

閒咏青蝇诗,载玩硕鼠爻。

(0)

和西林二首·其二荣木轩

林木一何荣,轩居一何敞。

山空白云散,游子发孤想。

已感霜鸟啼,复直秋声响。

无使心伤悲,遂歇邱中赏。

(0)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六景榭

台榭俯空明,倒影见眉宇。

衣间湿翠寒,青山在水底。

醉学谪仙人,拾月沧波里。

(0)

山水图

忆过彭蠡看庐山,九叠云屏倚翠鬟。

今日看图山更好,似闻飞瀑落云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