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感怀》
《春日感怀》全文
明 / 杨光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簿领沈迷不堪,杏花春雨江南

四旬已老还添一,九载初迁又历三。

岁月匆匆春梦短,乾坤落落壮心惭。

不须更假桑郎酌,暖日薰人已自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沈迷(shěn mí)的意思:指深陷于某种事物或情感中,无法自拔。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杏花春雨(xìng huā chūn yǔ)的意思:指春天杏花盛开时的细雨,形容景色美丽、如诗如画。

鉴赏

这首《春日感怀》由明代诗人杨光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与人生感慨。

首联“簿领沈迷久不堪,杏花春雨殢江南”开篇即以“簿领”二字点出官场忙碌、政务繁重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杏花春雨”则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特有的美景,春雨滋润着杏花,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四旬已老还添一,九载初迁又历三”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以“四旬已老还添一”表达岁月如流、年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九载初迁又历三”则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中频繁调动、不断变换职位的经历,暗含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反思。

颈联“岁月匆匆春梦短,乾坤落落壮心惭”将个人情感与宇宙观相结合,感叹时光飞逝,如同短暂的春梦,而自己壮志未酬,内心充满惭愧。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尾联“不须更假桑郎酌,暖日薰人已自酣”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束全诗。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借助外物(如酒)来寻求慰藉,温暖的阳光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满足与快乐。这一句不仅化解了前文的沉重情绪,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乐观、知足的态度。

整体而言,《春日感怀》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杨光溥
朝代:明

山东沂水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魏国公兄弟仇讦累年,光溥理之即决。后累官山西按察司副使。有《剪灯琐话》、《沂州文集》、《素封亭稿》、《梅花集咏》等。
猜你喜欢

上谷歌四首·其二

遥忆前朝己巳年,六龙此去未南旋。

黑云敢作军中孽,莫怪区区一也先。

(0)

读佛书

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

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

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

纷纷旃荼女,谤论或未已。

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0)

对酒怀里中诸同好四首·其三

伯隅人如玉,文质烂有余。

纵令樵苏绝,岂与芝兰疏。

况乃陈鼎食,文窗夹绮疏。

石阑凉风至,山阁霁雪初。

树色依几席,花香媚衣裾。

应门谢高盖,入座多比庐。

易水清且泻,薏苡动盈车。

北人善酿法,吴越不能如。

安得共一醉,以洗久郁纡。

亭云西北征,伫立以踌躇。

(0)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其二

旧馆森然松栝宫,耦耕今在墓田东。

莺迁北郭求时鸟,鲲徙南溟语夏虫。

鸟鹊不劳三匝绕,鹪鹩仍占一枝同。

君家突兀千间厦,大庇欢颜在此中。

(0)

西湖逢曹莘野二首·其二

樽前犹见古秦青,传似韩娥旧典型。

千载伤心事何限,长流哀怨入青冥。

(0)

东庵夜归作霜月寒林

烟萝一径入僧寮,谁冒寒风共寂寥。

柏子满庭铺柳叶,月明人影在空条。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