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传经(chuán jīng)的意思:传递经文或经书。也指传授经典知识或传承学问。
归棹(guī zhào)的意思:指船只返回原港口,比喻归还、归宿。
耆年(qí nián)的意思:指年老但精神矍铄、才智非凡的人。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遂初(suì chū)的意思:开始时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或取得成功。
邺侯(yè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超过了自己的本分,过分自负、傲慢。
仪刑(yí xíng)的意思: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刑罚。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韦氏学(wéi shì xué)的意思:指研究语言学、词汇学等方面的学问。
邺侯书(yè hòu shū)的意思:指遭受屈辱而无法申诉的情况,形容人受到冤屈或侮辱,却无法辩驳或申诉。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少司马陈公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公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仕途与家庭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句“一从归棹渺”,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场景,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孤独。接着,“离况迥难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难以排解的离别之苦。
“薄宦重于世,耆年久遂初”两句,诗人以自己的官职(薄宦)和年岁(耆年)为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他感叹官场的沉重负担,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家承韦氏学,架美邺侯书”则展示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韦氏学和邺侯书分别指代了古代的学者韦应物和邺侯李泌,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家族传统学问的继承和对丰富书籍的珍爱。
最后,“却喜仪刑近,传经在石渠”两句,诗人似乎在安慰自己,尽管身处官场,但能接近礼仪教化,继续传播经典知识,也是一种满足与喜悦。石渠,古代藏书之处,此处暗含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文化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学问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