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冠莆阳谱,还栽野客家。
所希收令实,未恨少名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荔枝园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情感寄托。首句“自冠莆阳谱,还栽野客家”中,“冠莆阳谱”可能暗指诗人以莆阳为起点,开始种植荔枝,将荔枝园视为自己的家园。“还栽野客家”则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将荔枝园作为心灵栖息地的愿望。
接着,“所希收令实,未恨少名花”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理想与追求。这里的“令实”指的是成熟的果实,诗人希望荔枝树能结出品质优良的果实,而“名花”则可能象征着那些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的事物或人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收获的重视,以及对虚名的淡然态度,更倾向于追求实际的成果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荔枝园生活的热爱与投入,以及在自然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思考与平衡。通过荔枝这一自然界的产物,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自信儒冠不误身,从教尘土满衣巾。
安能学稼与学圃,已得异书逢异人。
只影自随空四海,岁寒相伴有孤筠。
扬雄何日一区老,问字应当载酒频。
老人万事无心云,年来道眼等卧轮。
西轩坐阅车马奔,垂天不展空鹏蹲。
屏间怪石千年根,端为先生来结邻。
豪端虽愧蜀两孙,要非丹青阅世人。
空山老干不效珍,荆人异璞埋埃尘。
幸此不遭世俗昏,栋梁圭瓒徒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