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人(bié rén)的意思:指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残寒(cán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非常严寒。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法堂(fǎ táng)的意思:指法庭、法院。比喻公正的审判场所。
隔世(gé shì)的意思:指不同世界或时空之间的差异,也可指隔离、分隔。
寒塞(hán sāi)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使人感到凄凉、荒凉。
鸡叫(jī jiào)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报晓,比喻事情的开端。
僧律(sēng lǜ)的意思:僧人遵守的戒律。
世尘(shì chén)的意思:世间的尘世纷扰,俗世的纷争和繁忙。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静公禅室的三次相遇,每一次都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悟。首句“一度相逢一度新”表达了每次相遇都如同初见,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接着“踏冰扪雪不嫌频”则展现了诗人对艰难环境的坚韧与执着,即使在严寒中也频繁造访,体现了对禅学的虔诚追求。
“暮烹野菌忘僧律,远插疏篱隔世尘”两句,通过描述夜晚烹煮野菌、远离尘世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白麈挥残寒塞月,黄鸡叫彻法堂春”运用对比手法,以“白麈”(白色驯鹿)挥动着残月,象征着禅者内心的清明与宁静;而“黄鸡”在法堂前啼叫,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新生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最后,“从今半席长虚待,到此应知无别人”表达了诗人对静公禅室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再次相遇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静公禅室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暗示了在精神层面的相遇比物质上的相遇更为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次相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心灵之间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