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怜草长,风定恐花飞。
更堪西去雁,声逐晚云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风雨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叶底莺初啭,枝头蝶渐稀”以莺鸟的啼鸣和蝴蝶的稀少,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逐渐被风雨所影响的微妙变化。接着,“雨馀怜草长,风定恐花飞”两句,通过雨后草木生长和风吹花落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迟暮歌终寠,淹留叹式微”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在风雨中停留、难以前行的无奈。“更堪西去雁,声逐晚云归”以南归的大雁为喻,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归宿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雨脚如麻苦不休,间于晴色又方舟。
市沽小动苕溪酌,时节难孤九月秋。
四海赓歌尧复见,一方鱼鳖禹堪忧。
衰迟便续归来赋,已落庐山第二筹。
妾发始覆额,来登君子堂。
两小为夫妇,容好结中肠。
贮我黄金屋,寝我白象床。
恩义固胶漆,誓比双鸳鸯。
一旦遽离别,旷若参与商。
妾颜未改色,君心胡改常。
新人固可乐,旧人徒悲伤。
君心异宋弘,糟糠忍相忘。
浮云有返期,枯草生春阳。
君恩傥不绝,尘镜重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