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雨后杂兴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雨后杂兴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首句“野水平溪桥”,写出了雨后溪水上涨,与溪桥相平,展现出水乡的湿润与宁静。次句“波翻蓼花乱”,通过“波翻”和“乱”字,描绘了雨后水面泛起涟漪,蓼花在水中摇曳的动态景象,富有生机。
接下来,“斫竹编青篮”,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农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他们砍伐竹子,精心编织成实用的青竹篮,体现了农耕文化的质朴和勤劳。最后一句“门前开蟹簖”,则点出季节特色,蟹簖是捕捉螃蟹的设施,门前设置蟹簖意味着秋季捕蟹的时节,也暗含着丰收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江南水乡的田园生活图景,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民间劳作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细腻观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九里松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