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族(bāng zú)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疾痛(jí tòng)的意思:极度的痛苦或痛楚。
里门(lǐ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内,也可指家庭、家属。
平反(píng fǎn)的意思:指对冤假错案进行纠正,使得事实真相得到澄清并恢复被冤屈的人的名誉。
迁奠(qiān diàn)的意思:迁移安葬。
轻轩(qīng xuān)的意思:形容车辆或房屋结构轻盈、简单。
秋暑(qiū shǔ)的意思:秋天的炎热。
三迁(sān qiān)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多次变动,也可用来形容心思不定,不安定的状态。
四德(sì dé)的意思:指四种高尚的品德,即仁、义、礼、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忧疾(yōu jí)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痛苦、疾苦。
- 注释
- 四德:指儒家伦理中的四种美德:恭、宽、信、敏。
仪:礼仪。
邦族:国家或家族。
三迁:多次搬家。
奠:安置。
里门:家乡的门。
姑:对母亲的尊称。
宁:宁愿。
忧疾痛:担忧疾病和痛苦。
子:儿子。
乐:欢喜。
平反:洗刷冤屈,恢复名誉。
夏枕:夏天的枕头。
供扇:准备扇子。
薰堂:香气四溢的厅堂。
甫:刚刚。
种萱:种植萱草。
那知:未曾想到。
秋暑退:秋天的暑热消退。
御:乘坐。
轻轩:轻便的小车。
- 翻译
- 四德如同国家的礼仪典范,三次迁移家门以安顿。
母亲宁愿为疾病和痛苦担忧,儿子却只为正义平反而欢喜。
夏日里床头备有扇子,厅堂刚种植了萱草。
未曾料到秋天暑气消退,不再需要乘凉的小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舅母太夫人方氏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舅母的敬仰和哀思,以及对家庭和睦与亲情的感慨。
"四德仪邦族"赞扬了舅母高尚的品德,如同国家楷模,影响着家族成员。"三迁奠里门"暗示舅母一生辗转迁移,可能为了家庭或子女的安顿,体现了她的辛劳和奉献。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表达了舅母尽管自身可能疾病缠身,却更关心家人的安康,看到子女平安,她内心感到欣慰。"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描绘了夏日里舅母为家人消暑的温馨画面,以及她在庭院种植萱草以寄托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表达了诗人对舅母突然离世的悲痛,惋惜她未能等到秋天暑气消退,享受清闲时光,再也不能乘坐轻便的车驾出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是对舅母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家庭和睦生活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远朝归·新律才交
新律才交,早旧梢南枝,朱污粉腻。
烟笼淡妆,恰值雨膏初细。
而今看了,记他日、酸甜滋味。
多应是,伴玉簪凤钗,低桠斜堕。
迤逦。
对酒当歌,眷恋得芳心,竟日何际。
春光付与,尤是见欺桃李。
叮咛寄语,且莫负、尊前花底。
拚沈醉,尽铜壶、漏传三二。
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
愁比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水晶帘/南歌子
谁道秋期远,正旬浃、双星相见。
雨足西帘,正玉井莲开,寿筵初展。
麈尾呼风袢暑净,那更著、纶巾羽扇。
殢清歌,不记杯行,任深任浅。
湖边小池苑。
渐苔痕竹色,青青如染。
辨橘中荷屋,晚芳自占。
蜗角虚名身外事,付骰子、纷纷戏选。
喜时平、公道开明,话头正转。
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结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
夜来忽睹一场希,乍见几个灯蛾儿,堪人嗟呀。
爱欲贪嗔不肯舍。
错认灯光,随高随下。
火焰根前,百般颠耍。
十分烧着,全然不怕。
直待灯盏内做个焦巴。
这回休也。
休也。
休也。
奉劝你诸公,*略听予劝。
休似灯蛾儿,心生爱恋。
恋着恩爱老了面。
面皱发白,腰曲头低,耳聋眼暗,觅个回转。
把往日风流,一刀两断。
闻身康健。
早做个惺惺洒洒汉。
猛跳出凡笼,便是一个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