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墓梅万树,兹游岂当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蛰(bǎi zhé)的意思:形容众多的蛇、虫等动物蜂拥而至。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春至(chūn zhì)的意思:春天到来
当期(dāng qī)的意思:指当前的时期或阶段。
归还(guī huán)的意思:归还指将借出或失去的东西归还原主或本人。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志意(zhì yì)的意思:志向和意愿。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世俗与自然之间内心的挣扎与选择。诗中通过“春至百蛰作”开篇,暗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引出诗人难以静心于幽居的生活状态。接着,“元墓梅万树,兹游岂当徐”,表达了诗人对元墓山梅花盛景的向往,似乎预示着一次非同寻常的出游即将展开。
“出门日以远,尘事日以疏”,随着离家渐远,世俗的纷扰逐渐淡去,诗人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接下来的“终日栖华闲,志意常浩如”,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生活,内心充满了宽广与自由的感觉。
然而,“入俗苦不足,入山觉有余”,诗人又陷入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山林生活的满足之间的矛盾之中。这种内心的挣扎,使得他“以此成荏苒,欲归还踌躇”。尽管对山林生活充满向往,但又因种种原因难以彻底摆脱世俗的束缚,心中充满了犹豫与不舍。
最后,“吾性最所适,终当期结庐”,表达了诗人最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过上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心理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