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一野塘小隐》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一野塘小隐》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

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树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野塘(yě t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整或管理的水塘,比喻荒凉贫瘠的环境或状况。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野塘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传得希夷九卦图”,借用了《周易》中的概念,“希夷”指《周易》的最高境界,“九卦图”则是《周易》的核心内容。这里暗示了隐士通过研习《周易》,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宇宙的智慧境界。

“归来不复梦荣途”一句,表达了隐士归隐后不再向往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他已从繁华的尘世中抽身,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宁静与满足。

“野塘竟日无人到”,描绘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孤独,野塘作为隐居之地,远离尘嚣,每日都静谧无声,只有自然界的生灵相伴,体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读尽床头种树书”,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另一面——读书与劳作并重。他不仅沉浸在哲学思考之中,还亲自参与种植树木,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也反映了他追求生活实际意义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与哲学之间寻求平衡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武夷九曲棹歌·其五

五曲倚棹歌,大隐此山住。

石笋断续三,危梯半空踞。

絙度百千盘,却如猱在树。

脚下可怜生,但须蓦直去。

仙掌几条痕,触著我痒处。

(0)

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

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

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0)

兰亭四首·其二

上巳当佳节,群贤集茂林。

咏觞飞逸兴,泉石感清音。

是日何风惠,斯文感至今。

不知荒涧上,遥企亦何心。

(0)

秋尽

旅邸惊秋尽,绨袍又乞怜。

低头趋矮屋,大笑向高天。

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

客心愁绝处,吟倚井梧边。

(0)

秋声

秋声一片起,客绪又如何。

我是无家者,思乡亦浩歌。

(0)

南村写怀

春雨春风忒放颠,最难消遣是今年。

池通屈曲畦间水,麦杂青黄陇上田。

到处催租门有吏,谁家亭午甑生烟。

花前行乐寻常事,回首当时意惘然。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