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姑山最高亭》
《九姑山最高亭》全文
宋 / 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亭重构冠崇冈,下瞰千岩拱四旁

作意祇图分野景,凌空因得近天光。

银河入夜侵衣冷,玉桂乘秋泛席香。

我辈公馀堪燕集登临何必重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分野(fēn yě)的意思:指事物分开或划分出不同的领域或范围。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近天(jìn tiān)的意思:指接近天空或极高的地方。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四旁(sì páng)的意思:

◎ 四旁 sìpáng
[nearby places] 指附近的地方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下瞰(xià kàn)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俯视。

燕集(yàn jí)的意思:指鸟类停歇在一起,也用来比喻人们聚集在一起。

野景(yě jǐng)的意思:指自然景观或乡村风光,与城市景观相对。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玉桂(yù guì)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作意(zuò yì)的意思:用心去思考或琢磨,表示思考或思索的意思。

翻译
一座亭子重建在高山上,俯瞰着四周千座岩石环抱。
它的建造只为欣赏野外景色,矗立空中仿佛接近天边的光芒。
夜晚银河低垂,寒气侵衣,秋天的桂花飘香满席。
我们在公务之余,可以在此聚会宴饮,登高赏景无需等到重阳节。
注释
崇冈:高山。
千岩:众多岩石。
分野景:野外风光。
凌空:高耸入空。
银河:指银河系,这里形容夜空中的银河。
玉桂:桂花。
燕集:群聚,宴饮。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崇山之巅的新建亭子,它矗立于千岩环绕之中,视野开阔,仿佛与天地相接。诗人有意于此处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夜晚银河低垂,带来清冷的寒意;秋天的桂花香气飘散在空中,增添了诗意。诗人在公务之余,可以在此聚会宴饮,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并强调登临赏景并不一定要等到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亭子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闲暇时光的向往和对美景的热爱。

作者介绍

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方伯吴公入觐还金陵却赴浙省

何限朝天艗,如公五两轻。

君王书上考,宴饯下承明。

不爱东胶赏,俱称召伯荣。

三提长官印,十稔临安城。

草木沾恩泽,江山识姓名。

官如两高峻,人比孤山清。

休汝冠裳会,留恂父老情。

画熊犹缓发,竹马已先迎。久偃扶桑?,仍留下濑兵。

伫看新节钺,隐隐出西京。

(0)

慕椿林翁寿言

六十犹婴慕,栖迟似鲁生。

家传和靖隐,人识孝廉名。

必轶齐梁驾,还追李杜盟。

有雏俱五彩,合璧并连城。

纶綍传西掖,冠裳自上京。

峰如双髻黑,身似九仙轻。

小饮收春树,端居咏太平。

瑶池万年实,并益寿颜赪。

(0)

送凌金吾护潞王之国便道归觐大司马公还朝

躬随朱芾之千乘,手捧金符下九霄。

舞彩真娱大司马,赐冠新插侍中貂。

由来礼乐堪元帅,别有韬钤卫圣朝。

倘问同时休汝客,为言衰朽爱渔樵。

(0)

答荆府樊山王以文草求订

时自虹光倚少微,那无物色到渔矶。

人从白马看如练,诗向黄梅拟受衣。

袖里泽兰愁信远,怀中荆璞怨工稀。

亦知竹素千秋业,敬礼人间有是非。

(0)

初遇子与方伯昆山旋尔言别赴任江右

马鞍山脚乍停船,黄鸟嘤嘤到酒边。

我自一翁安避地,君还四岳近朝天。

初完赵璧披云出,忽折吴钩向斗悬。

蓄念千端那可尽,不如相对坐陶然。

(0)

金陵遇中贵人结好甚深于余归追送栖霞浃日夕乃别感而赋此

十载供奉皇青春,颦笑謦欬若一身。

御马骑从内殿出,常饭饱饫天厨珍。

覆水翻知不收好,回首同侪竟谁保。

不辞肝胆倾向人,自拊头颅叹将老。

偶然意气怜秃翁,杯酒翻澜萧寺中。

天与清闲莫轻掷,且踏紫陌收残红。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