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览景宜谁预,愿结夫君此笑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介 之 宋 /孔 武 仲 亭 上 掀 帘 试 解 襟 ,远 山 崷 崒 势 前 临 。前 滩 溅 沫 锵 鸣 玉 ,落 照 蒸 霞 映 翠 金 。运 笔 欲 回 天 地 力 ,高 谈 真 造 圣 贤 心 。於 中 览 景 宜 谁 预 ,愿 结 夫 君 此 笑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力(dì lì)的意思:指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产量。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能力等方面的强弱。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溅沫(jiàn mò)的意思:形容水花、泪水、口水等飞溅出来。
帘试(lián shì)的意思:帘试是指通过帘子来测试或试探,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锵鸣(qiāng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运笔(yùn bǐ)的意思:运笔指的是书法或绘画时的运笔技巧,也可以用来比喻文章或书画的写作技巧。
- 翻译
- 我在亭子上轻轻掀起帘幕,远处峻峭的山峰仿佛逼近眼前。
近处的滩头水花飞溅,声音如玉器碰撞,夕阳映照下的云霞金光闪闪。
我挥毫泼墨,似乎要借笔力撼动天地,高谈阔论直抵圣贤的智慧境界。
在这美景之中,谁能共享?我希望能与你一同欣赏,笑谈其中。
- 注释
- 亭上:指亭子之上。
掀帘:动作,掀起帘子。
远山崷崒:形容山势陡峭。
溅沫锵鸣玉:比喻水花飞溅的声音清脆悦耳。
落照蒸霞:夕阳映照下的云霞。
天地力:形容力量宏大。
高谈直造:高谈阔论,直接达到。
圣贤心:指圣人和贤者的智慧。
览景:观赏景色。
预:参与,共享。
夫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可能指亲密的人。
笑吟:欢笑吟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典雅的亭子景象,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
“亭上掀帘试解襟”,开篇便以动作入诗,设定了一个私密、宁静的空间氛围。诗人在亭中轻启窗帘,仿佛是在准备开始一段心灵的对话。
“远山崷崒势前临”,远处的山峦如同屏障般矗立,给人以深邃与壮丽之感。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境界与情怀。
“前滩溅沫锵鸣玉,落照蒸霞映翠金”,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日光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水珠飞溅如同鸣响的玉石,晚照蒸腾着彩霞,映衬出翠绿色的金辉,既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也反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光彩与明净。
“运笔欲回天地力”,这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想要达到超越凡尘、触摸宇宙根本力量的愿望。诗笔如同一把钥匙,试图开启通向天地间大道之门。
“高谈直造圣贤心”,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精神追求与理想境界。他希望通过高远的议论和直接的心灵沟通,达到与古代圣贤相通的境界。
“于中览景宜谁预”,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或思考,应该与谁一起分享这一刻的风景。这里蕴含着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向往。
“愿结夫君此笑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位能理解自己心灵的人,与之共享这份美好,共同品味这一刻的喜悦与微笑。这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渴望,也是对精神归宿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亭中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追求高远精神境界、渴望深厚情感交流的古代文人的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