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神龙:比喻伟大的人物或力量。
泽:恩泽,恩惠。
一世:一生,长久。
岂但:岂止,不仅仅。
三尺:古代长度单位,约75厘米,这里象征着小范围。
清潭:清澈的深潭。
吞:容纳,吞没。
八九:虚数,表示极多。
云梦:泛指广阔的天空和梦境,也指湖泽地区。
- 翻译
- 神龙的恩泽流传千古,岂止体现在三尺之地。
清澈的潭水能容纳多少,它能吞没八九成的云和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龙的形象,强调其超越寻常,不仅限于日常所见的三尺长度,而是象征着无比的威力和神秘。"清潭知几许"暗示神龙可能栖息在深不可测的清澈潭水中,进一步增强了其神秘感。"吞八九云梦"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神龙的气势宏大,能吞吐天地间的云雾与梦幻般的广大区域,展现出龙的威严和力量。
整体来看,诗人陈宓通过这首诗,借神龙隐喻了超凡的人物或理想,寓意深远,富有想象空间,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象征和寓言手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诗应命赋之·其二天堂地狱诗
神明自圆固,犀利无与比。
皎洁自摇动,突然有念起。
起则号为妄,相继不可止。
如眼着手捏,大地如浮水。
空花落缤纷,红紫扫桃李。
谓无已见之,呼实岂正理。
其咎在伊何,不过此手耳。
手去眼自宁,乱境亦戢弭。
拙者但罪境,此境难除矣。
夜台与玉霄,空花堪比拟。
吾人一念放,不觉为物使。
才放便囿物,精华成糠秕。
弊絮逐棘途,百怒无一喜。
即此一放心,好眼忽加指。
本体既云变,境即生恶美。
金阙丽天门,琉璃浮凤尾。
洛神罗袜轻,五铢双鬟子。
玉虬驾仙飙,琼浆饮达士。
刘向列仙书,不独为我始。
重壤铸铁城,赤烧遍遐迩。
紫瞳蓝面翁,炉韛攻心肺。
陈平冠玉人,忽然成犬豕。
身既公刘虔,舌亦遭耘耔。
二境反掌间,酸甜不相似。
以为不实有,眼岂无红紫。
以为不实无,除指乃能已。
此中除指方,有虑即罪己。
内抱明白翁,步步皆能视。
如我曹溪言,知识从内扯。
正念名佛生,邪念名佛死。
一座安乐窝,年来皆颓圮。
为报高明人,相助以为理。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诗应命赋之·其二天堂地狱诗》【明·释今无】神明自圆固,犀利无与比。皎洁自摇动,突然有念起。起则号为妄,相继不可止。如眼着手捏,大地如浮水。空花落缤纷,红紫扫桃李。谓无已见之,呼实岂正理。其咎在伊何,不过此手耳。手去眼自宁,乱境亦戢弭。拙者但罪境,此境难除矣。夜台与玉霄,空花堪比拟。吾人一念放,不觉为物使。才放便囿物,精华成糠秕。弊絮逐棘途,百怒无一喜。即此一放心,好眼忽加指。本体既云变,境即生恶美。金阙丽天门,琉璃浮凤尾。洛神罗袜轻,五铢双鬟子。玉虬驾仙飙,琼浆饮达士。刘向列仙书,不独为我始。重壤铸铁城,赤烧遍遐迩。紫瞳蓝面翁,炉韛攻心肺。陈平冠玉人,忽然成犬豕。身既公刘虔,舌亦遭耘耔。二境反掌间,酸甜不相似。以为不实有,眼岂无红紫。以为不实无,除指乃能已。此中除指方,有虑即罪己。内抱明白翁,步步皆能视。如我曹溪言,知识从内扯。正念名佛生,邪念名佛死。一座安乐窝,年来皆颓圮。为报高明人,相助以为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867c676a59bdc0834.html
日重光
日重光,奈何鸡方鸣。
日重光,昨日之日,固当舍我而行。
日重光,懔乎若渊上之春冰。
日重光,过中则昃西倾。日重光,年在壮盛难恒。
日重光,譬如大将,背水阵兵。
日重光,照是下土下氓。日重光,追膻逐臭如蝇。
日重光,唯有达者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