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题柱几朝曛,二十馀年伴岭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诗题(shī tí)的意思:指作为诗歌创作题目的内容或主题。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骧在山馆中留下的题柱之作,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句“清诗题柱几朝曛”,以“清”字开篇,点明了诗歌的纯净与高雅,同时“题柱”二字暗示了诗作的地点——山馆的柱子上,而“几朝曛”则描绘了日落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次句“二十馀年伴岭云”,通过“二十馀年”这一时间跨度,展现了诗人与山岭云雾相伴的长久岁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伴”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时间流逝中的不变与永恒。
第三句“今夜泥轮犹宿此”,将时间推进到一个特定的夜晚,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山馆,仿佛回到了往昔的某个时刻。这里的“泥轮”可能是指月亮,用以形容夜晚的月亮如同被泥土覆盖,增添了一种朦胧之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最后一句“隔溪依旧磬声闻”,以“隔溪”强调了空间的距离,但“依旧”的磬声却跨越了距离,传达出一种穿越时空的连结感。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不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精神或情感的执着追求,即使时间流逝,环境变迁,那份情感依然如磐石般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