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晚望》
《金陵晚望》全文
唐 / 高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língwǎnwàng
táng / gāochán

céngbànyúnguīwǎncuì

yóupéiluòfànqiūshēng

shìjiānxiàndānqīngshǒu

piànshāngxīnhuàch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晚翠(wǎn cuì)的意思:指植物的叶子在晚上显得特别翠绿。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心画(xīn huà)的意思:指凭借内心的想象力绘制出美好的景象或形象。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丹青手(dān qīng shǒu)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文人墨客或艺术家。

注释
金陵:今南京。
归:全诗校:“一作悲。
”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
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
犹:全诗校:“一作旋。
”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
欧阳修有《秋声赋》,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天的声响。

丹青手:指画师。
片:全诗校:“一作段。

翻译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今南京)的一次晚间登高远眺的景象和心情。"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汎秋声"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夕阳下的山色与云彩,以及诗人随着太阳下山而留连的情怀。"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壮丽景色却难以表达其深沉情感的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创作的痛苦。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继承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传统,注重意境的营造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语言上则表现出古典诗词特有的简洁蕴藉,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以景观物,抒写胸中块垒之作,通过对金陵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尽的赞美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高蟾

高蟾
朝代:唐   籍贯:河朔间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猜你喜欢

破荒风信到花英,标格孤高画不成。

万古色专天下白,一生香在雪中清。

罗浮松月关幽兴,野路梨云散晓情。

我欲重来竟题墨,莫教吹动玉箫声。

(0)

赠蒲涧信长老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0)

游中峰杯泉

石眼杯泉举世无,要知杯渡是凡夫。

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

(0)

李委吹笛,并引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0)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一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馀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0)

舟中晓思

树色未啼鸟,桨声初度航。

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吹霜。

飘泊年来甚,羁游情易伤。

年丰清颍尾,吾计亦差良。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