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里,声来何属钟。
《游雪浪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浪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万壑千岩里”,以“万”和“千”两个极数词,生动地描绘了雪浪山周围群山连绵、峡谷众多的壮观景象。这里的“壑”指的是山谷,“岩”则是指岩石峭壁,共同构成了山川的雄伟风貌。
次句“声来何属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间的声音比作钟声,既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声响,又暗示了山中寺庙的存在。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声音的美妙,也引出了对山中古刹的遐想。
第三句“林深不知寺”,进一步深化了对山中环境的描述。在茂密的树林中,寺庙仿佛隐匿于自然之中,难以寻觅。这里的“深”字,不仅形容了林木的繁茂,也暗示了寺庙与世隔绝的静谧与神秘。
最后一句“总被白云封”,以“白云”作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封”字生动地表现了白云覆盖山峰的状态,仿佛将山中的寺庙与外界隔绝开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浪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山中寺庙的巧妙隐喻,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神秘而又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幽居春暮书怀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