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草堂为巍甫作》
《春草堂为巍甫作》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谢公携屐处,坐爱一池幽。

朱邸依兰阰,青山蕙楼

云容开浩渺客思汀洲

莫叹群芳歇,王孙薄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游(báo yó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无定性。

浩渺(hào miǎo)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无法估量的样子。

蕙楼(huì lóu)的意思:指华丽、高雅的楼阁。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群芳(qún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美丽的花朵,比喻众多出色的人才或美女。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携屐(xié jī)的意思:携带着木屐,指人们离开家乡外出或迁徙。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朱邸(zhū dǐ)的意思:指官员的官邸或官署。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春草堂为巍甫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首句“谢公携屐处”,借古人的典故,暗示了此处曾有高雅之士的足迹,增添了历史的韵味。接着,“坐爱一池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对宁静环境的沉醉。

“朱邸依兰阰,青山入蕙楼”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宅第依山傍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景象,显示出主人的品味和居所的雅致。山色青翠,兰花香气四溢,连绵的青山映衬着蕙香楼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云容开浩渺,客思满汀洲”进一步深化了空间感,云雾缭绕,水面开阔,诗人的情感也如同这浩渺的景色一般,思绪万千。汀洲之上,客人心中充满无尽的旅思,寓言了人生的漂泊与怀想。

最后,“莫叹群芳歇,王孙正薄游”以劝慰的口吻,告诉读者不必因时光流转、春光易逝而感伤,因为正值春天,正是游赏的好时节,诗人自己也在享受这轻快的春游。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磨墨

盥漱衣冠只四更,惯将磨墨遣閒情。

不辞漆黑休灯坐,磨出窗间一日明。

(0)

补日饮毋苛辞

劝君酒,呼酒来。

尚方肉食有腊毒,天赐我酒寿君金屈卮。

君不见汉家中郎丝,廷毁丞相斥,嬖儿吴中脱死归。

阿种者,劝以日饮毋苛斗鸡走狗嘻,不则利剑刺君君莫支。

于乎十七客,肩相随,掊生日者弗能知,阿种真好儿。

(0)

登华顶峰

铁崖仙人来自西崆峒,琼林宴罢随天风。

天风散珠玉,乃在华顶峰。

拔地一万八千丈,但见琼台瑶阙巀嶪撑青空。

长松倚天不盈尺,桃花水与银河通。

老仙独睨万物表,炯如秋水开夫容。

火乌夜半吐东海,石桥飞渡天门龙。

九重启金钥,千楹立綵虹。

列仙夹仗冰雪容,中有晨肇双郎之窈窕,珊珊杂佩摇玲珑。

胡麻饭初熟,上案双玉童。

翩然迎老仙,笑语风云从。

冰桃琥珀碗,霞液玻瓈钟。

陶然一醉三千霜,酡颜相映扶桑红。

归来笠泽成小隐,林屋洞访浮丘翁。

下视东蒙尘土濛,蓬科万冢眠英雄。

(0)

潘子素翠雨亭

竹梧亭子翠珊珊,人在空濛烟雨间。

春暮但闻莺百啭,秋阴每见鹤孤还。

且看树顶遥峰碧,莫踏苔花滴露斑。

如此林居不归去,高情谁与共萧闲?

(0)

题张外史马塍新居

窈窕丹房古涧阿,长松脩竹绕层坡。

桃园隐者时相遇,茅洞仙人夜或过。

沆瀣杯寒供晓食,青冥笙响答空歌。

白云浮出池痕满,知是龙泓宿雨多。

(0)

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君不见东门冠盖如流水,武断称雄跨州里。

又不见北里笙竽声沸空,千金结客五陵东。

董家岂无储粟坞,卢家亦有多田翁。

京坻倚叠誇红腐,一粒何曾到鱼釜。

漫令馋客长饥涎,寂寂朱门锁烟树。

何如旴水彭徵君,发粟尽活饥年民。

相逢相语无德色,况受朝省酬官勋。

阴骘冥冥天福善,八十童颜身更健。

只今生子又生孙,举义除残保乡县。

彭家世世名义敦,食报定似于公门。

须留铁壁障江表,河润不隔闽山云。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