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曲·其四》
《上元曲·其四》全文
清 / 杨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剪纸为镫号牡丹西关爆竹似长安

谁家年少黄金勒,醉里垂鞭处处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剪纸(jiǎn zhǐ)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和技能非常高超。

金勒(jīn lè)的意思:形容金属制品或器物上的勒痕,也用来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或意志。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西关(xī guā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开朗、豪爽,不拘小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繁华。

首句“剪纸为镫号牡丹”,以剪纸装饰的灯笼和牡丹花作为开篇,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灯笼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牡丹则寓意富贵与繁荣,二者结合,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次句“西关爆竹似长安”,通过对比西关与长安的爆竹声,强调了上元节的普遍庆祝与浓厚的节日气息。长安是中国古代的都城,这里的描述暗示了上元节在各地的广泛庆祝,以及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共同记忆与情感共鸣。

第三句“谁家年少黄金勒”,描绘了一群年轻贵族骑马游街的情景,他们身着华丽,手持黄金马鞭,显示出上元节不仅是普通百姓的欢庆,也是贵族阶层参与的盛大活动。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节日的共同参与和庆祝。

最后一句“醉里垂鞭处处看”,通过描述人们在醉酒后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狂欢气氛。在醉意中,人们更加放纵自我,四处观看,享受节日带来的乐趣。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上元节的欢乐与自由,也暗示了人们在节日中暂时忘却日常烦恼,追求心灵的释放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上元节的热闹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庆祝。

作者介绍

杨宾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日入左掖门遇雪同倪武双姚现闻陈弘景分赋

紫禁春浓晓晕开,琼丝摇曳碧天来。

初疑佩玉迷仙仗,渐似临风乱早梅。

上苑莺寒惊雨涩,平沙雁冷忆霜回。

只今共拟相如赋,寂莫金门满绣苔。

(0)

宿天台顶

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

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

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

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

(0)

山居诗·其二

昨接左溪书,已成岩穴志。

著笠举锄头,学干山中事。

(0)

托宿鹅鸭村家

泥沙满面尘扑首,两日路作一日走。

地冥天长暝色催,乱山缺处是村口。

村翁见我偶停鞭,便著延至茅堂前。

四壁虽贫无大厦,犹胜潦倒穷途边。

更命家人款远客,网得鲤鱼长一尺。

老瓦盆浮雪蚁香,折脚铛煮霜蟹赤。

敬客还恐扰客眠,教儿今夜莫打麦。

明发饭罢送出村,为言直北过竹墩。

沿江再觅便船渡,顷刻可到县西路。

(0)

思起

可怪寒冬夜,鸡声未肯闻。

寤来情脉脉,思起事纷纷。

魑魅逢清昼,亲朋过薄云。

数椽堪自老,不作送穷文。

(0)

灵隐

越岭来探海内奇,湖光山色两相宜。

泉流不异临川日,石老犹怀未凿时。

鱼梵悠扬清晓发,绮罗杂遝夕阳迟。

新逢宸翰褒岩壑,千古云林道可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