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画檐(huà yán)的意思:指人的眉眼神情,特指人的眼睛表情。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鸣鸠(míng jiū)的意思:指两个人互相呼唤,彼此相思的意思。
颇类(pō lèi)的意思:颇为相似或类似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瓮头(wèng tóu)的意思:形容人的头顶瓮一样高,指人的头顶很高。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象外(xiàng wài)的意思:超出、远离
语画(yǔ huà)的意思:形容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执戟(zhí jǐ)的意思:执持兵器,指掌握权力或担任重要职责。
- 翻译
- 两只斑鸠在屋檐下相和鸣叫,雨后青草中仿佛升起薄雾。
酒瓮里的酒已酿熟,常常挽留客人共饮,我写的诗意境超脱,近似仙人的作品。
扬子江边的才子依然忙碌如执戟卫士,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应该回归田园生活。
由于地处偏远,世事变迁的消息不多,我打算收拾琴书,只愿醉眠其中。
- 注释
- 两两:成对。
鸣鸠:斑鸠。
语:交谈。
画檐:屋檐上的装饰图案。
雨馀:雨后。
芳草:青草。
欲生烟:好像要形成烟雾。
瓮头:酒瓮的口部。
常留客:经常挽留客人。
象外:超脱于世俗之外。
颇类仙:很像神仙的作品。
扬子:指扬子江边的人物。
执戟:比喻忙碌或职责重大。
渊明:陶渊明。
归田:回归田园。
地偏:地方偏远。
时事:世事。
人传少:消息稀少。
收拾:整理。
醉眠:沉醉而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peaceful scene,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两两鸣鸠语画檐”,形象地描绘了屋檐下鸠鸟交织的鸣叫声,给人一种静谧而亲切的感觉。"雨馀芳草欲生烟"则是对春天细雨后,花草间弥漫着的湿润气息和生机的描写,通过“烟”的形象,增添了一种朦胧、梦幻的美感。
"瓮头酒熟常留客"表明诗人热爱交友,对于来访的朋友总是以醇香的酒水相待,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而“象外诗成颇类仙”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文学创作颇为自豪,其作品之美,如同超凡脱俗的仙境。
"扬子有才犹执戟"一句中,“扬子”通常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而“犹执戟”则是说尽管有才华,但依然持戟守卫,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自己的无力感。紧接着的“渊明无事合归田”,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归隐田园,以寻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地偏时事人传少,收拾琴书且醉眠",诗人通过“地偏”二字,表明自己所处之地偏僻遥远,同时也是在叙述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收拾琴书且醉眠"则是说诗人将时间花在了整理琴瑟和书籍上,并以酒为伴沉浸于梦乡,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归隐田园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广度院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
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
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
高僧日无事,种朮畦亩阔。
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
吾欲访长生,终岁期采撷。
和林子长韵
横塘老居士,官意云蹉跎。
归田百顷溪,一目真恒河。
春来几栉沐,昧者时工呵。
惟公独未然,计拙乐且多。
秧针破水面,照影成婆娑。
黄梅雨朝昏,已压前溪荷。
连旬听盆倾,颓空竞嵯峨。
城头望弥漫,湖海环丘坡。
横堤荡如洗,灭没相陂陀。
却闻城南围,千丈一水过。
坚壁了不动,坐胜洪涛波。
佛力与愿力,精意驯蛟鼍。
独此夏日雨,慰公春时蓑。
我方岁事忧,一饱今无何。
乞我黄淤秋,同此天地和。
不然遂弹铗,稍续冯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