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共和予春日登滕王阁诗盖旧诗也复次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江楼、江月、江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愁绪的画面。诗人站在西江东畔的江楼之上,面对着江面上的明月和江风,内心涌起无尽的愁思。"万斛愁"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
接下来,诗人以海潮为喻,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试问海潮应念我,为将双泪到南州。”这里的“海潮”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情感与思绪,而“双泪”则代表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与哀愁。诗人似乎在向大海倾诉,询问海潮是否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并将这份思念之情带到遥远的南方。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酬梅南寿旧曾和予梅花词
衣钵欧梅无别峰,天悭发处妙屠龙。
琼瑶有句传商鼎,金石留声在蜀筇。
三叹少曾赓俚曲,五音全得列编钟。
末章压倒君馀事,不道承家有愧容。
送清监寺往平阳化缘清乃王詹事女
詹事家中灵照女,月圆会下祖师禅。
一条见地如丝直,百架脩廊尚结缘。
飞锡先从坳里去,掷杯聊当渡头船。
更于何处求真佛,说似檀那领现前。
送解省元赴南宫
过庭有子即同登,学圃承家岂足称。
刻画无盐容更丑,宠光蕙草句全胜。
名场自此一投足,宦路不须三折肱。
累月笞儿吾岂敢,短檠犹可课秋灯。
登江山伟观
江山如抱画难加,伟观标名似太誇。
千古云烟无尽藏,百年登览足生涯。
诗情与客来天际,潮汛邀人上斗槎。
自是皇恩聊许借,儿童莫便认吾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