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三 王 吟 宋 /邵 雍 一 片 中 原 万 里 馀 ,殆 非 孱 德 所 宜 居 。夏 商 正 朔 犹 能 布 ,汤 武 干 戈 未 便 驱 。泽 火 有 名 方 受 革 ,水 天 无 应 不 成 需 。详 知 仁 我 为 心 者 ,肯 作 人 间 浅 丈 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孱德(chán dé)的意思:指品德低劣,道德败坏。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名方(míng fāng)的意思:指有名气、有声望的方法或方案。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水天(shuǐ tiān)的意思:形容下大雨,天空和地面都是水。
所宜(suǒ yí)的意思:适合,合适
汤武(tāng wǔ)的意思:指人勇武有力,能力强大。
未便(wèi biàn)的意思:不方便,不便利
武干(wǔ gàn)的意思:指力量强大、勇武有力。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正朔(zhēng shuò)的意思:指正统的宗教、道德、法律等规范和准则。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浅丈夫(qiǎn zhàng fū)的意思:指丈夫浅薄无知,不够成熟稳重。
- 翻译
- 广阔的中原大地绵延万里,恐怕不是虚弱德行所能长久居住的地方。
夏朝和商朝的正统仍然能够推行,但用武力驱逐汤武这样的英雄并不合适。
只有当变革之火得到恰当的名分时,才会接受改革,水天相接之处没有响应就无法形成需求。
真正明白仁义为本的人,怎会甘愿做世间肤浅之人。
- 注释
- 中原:古代中国中心地区,这里指广阔的地域。
孱德:形容德行虚弱,无力统治。
正朔:古代帝王改换历法称为正朔,象征政权更迭。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泽火:古人认为水火有象征意义,此处可能指变革的力量。
革:改革、变革。
水天:形容广阔无垠的天地。
仁义:儒家伦理中的仁爱与道义。
浅丈夫:指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深度和远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观三王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表达了对古代贤君夏商周三代的敬仰以及对仁义道德的推崇。首句“一片中原万里馀”描绘了广阔的地域,暗示历史的深远;“殆非孱德所宜居”暗指只有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统治这样的大国。
接下来,“夏商正朔犹能布”赞扬了夏商两代君主能够推行正确的历法,象征着他们的政治清明;“汤武干戈未便驱”则提及商汤伐桀和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强调了他们以正义之师平定乱世的能力。
“泽火有名方受革”借自然现象比喻变革,暗示王朝更迭是顺应天意的;“水天无应不成需”进一步阐述天地之道,认为仁义之理不可或缺。“详知仁义为心者”指出真正理解仁义之人,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而是以和平方式治理国家。
最后两句“肯作人间浅丈夫”是对那些只知道追求个人利益、缺乏仁义胸怀之人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期待,即具备深沉仁义之心,不为浅薄之事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对于治国理念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忻州婴杵庙·其一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忻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一
涧树东连岳树深,先生前寓华阴。
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触居关兴,《蟋蟀》偏工入冀吟。
世易繁霜应有道,天留硕果定何心。
晨星落落长蒿目,忍使寻盟负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