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残生(cán shēng)的意思:指在战乱或灾难中幸存下来。
楚老(chǔ lǎo)的意思:楚国的老人,指善于鼓励士气的智者。也用来形容年老有智慧的人。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好儿(hǎo ér)的意思:好的儿子,指孝顺、孝敬父母的儿子。
尽多(jǐn duō)的意思:尽量多,尽可能多
酷暑(kù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季天气。
跬步(kuǐ bù)的意思:跬步指的是一小步,即指非常短的距离。
年纪(nián jì)的意思:指年龄,年纪大小。
排遣(pái qiǎn)的意思:排遣指的是消除烦恼、解除忧愁,使心情舒畅的意思。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药物(yào wù)的意思:指能够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物质。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斋僧(zhāi sēng)的意思:指在寺庙或佛教寺院中,僧人们遵循斋戒规定,进行节食和修行。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答汪竹坡暑中问疾》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跬步蓬门出未能”,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连出门走几步都困难,寓居简陋的环境中。接着,“秋来病骨转崚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体的衰弱,形容病骨如山峰般峻峭。
“尽多年纪寿自足”表达诗人对年事已高的自我安慰,认为寿命已足够,但“无好儿孙福不应”则流露出对子孙不旺、福气缺乏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余生只能依赖药物维持,如同楚地的老人一般,生活简朴,“药物残生随楚老”。
“菜饘终日类斋僧”以素食僧侣的生活方式比喻自己,暗示了内心的清苦和对尘世繁华的淡泊。最后两句“恶怀酷暑何排遣,远水孤舟藉友朋”揭示了在酷暑中,诗人唯有借助朋友的关心和陪伴来驱散心中的苦闷,寻求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和孤独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馀春慢.金陵旅次,偕龚敬立、莫文中、范东旭、叔皋谟过僧舍,看秋海棠,用鲁逸仲韵
岸芷凋青,汀蘋碎白,梦断楚骚香草。
携将破帽,呼得幽人,试踏石城霜晓。
蓦遇古佛堂西,万朵秋容,绿柔红小。
想匀脂调粉,费他青女,工夫多少。
真不料、无色天边,空香界内,种就许多烦恼。
南朝旧日,四百楼台,落叶飘花谁扫。
应有三阁娇魂,粘蕊依枝,千春不老。
倚西风、暗说兴亡,夜夜向、龛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