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萱草·其一》
《萱草·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何闻謦欬羹墙,曾与忘忧北堂

留得孤儿千古泪,不知忧在几时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羹墙(gēng qiáng)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下,出现了阻碍、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謦欬(qǐng kài)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鉴赏

这首诗《萱草(其一)》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萱草与人的深厚情感联系。

首句“何闻謦欬不羹墙”,以“謦欬”形容萱草的轻声细语,仿佛它在墙边低语,却并非为了引人注目的声音,而是如同家常的交谈,温馨而亲切。这里巧妙地将萱草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

次句“曾与忘忧树北堂”,进一步深化了萱草与人的关系。萱草被比喻为“忘忧树”,意味着它能帮助人们忘记忧愁,营造出一种心灵慰藉的意境。北堂则是古代家庭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记忆。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萱草的治愈作用,还暗示了它在家庭情感中的重要地位,是家人共同的记忆与寄托。

后两句“留得孤儿千古泪,不知忧在几时忘”,情感更为深沉。孤儿在这里象征着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哀伤,萱草虽然能暂时抚慰人心,但面对孤儿的千古之泪,似乎永远无法彻底消除忧愁。这不仅是对萱草能力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最后一句“不知忧在几时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永恒忧愁的无奈,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情感寄托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植物与人类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更触及了生命、家庭、记忆以及情感慰藉的深层主题,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其三

惭愧君家好弟兄,风流宜与晋人并。

青鞋布袜能从我,共入庐山深处行。

(0)

春晴·其二

寒食东城隅,青杨夹驰道。

高楼暖凤笙,绝曲闻缥缈。

晴日动鞦韆,飞烟拂瑶草。

南邻与北里,良辰竞为好。

人生逆旅间,何必事枯槁。

仰首笑春风,兹怀谁与造。

(0)

秋日西园·其五

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

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

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

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

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

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

时遭羲皇翁,容与谐笑言。

邈然采真赏,岁晏谁与论。

(0)

庐山杂兴·其十二

圆月未出岭,众峰环苍苍。

裴回倚脩竹,迟此清夜光。

俄惊众木颠,滟滟浮银潢。

玉兔既且跃,浮云亦难妨。

须臾经中天,下瞩被八荒。

却瞻中外官,森森敛低昂。

(0)

寄龚深之曾子开

先生官冷久京华,衣有尘埃饭有沙。

半夜尚闻亲旧草,一春长是负新花。

两龚清洁推君子,二陆文章属当家。

更忆巷南曾学士,坐将盘诰解聱牙。

(0)

长垣路中

凤鸟不鸣今几时,太平今日合来仪。

湖塘羽族多如雪,恐是当年养鹤池。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