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萱草(其一)》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萱草与人的深厚情感联系。
首句“何闻謦欬不羹墙”,以“謦欬”形容萱草的轻声细语,仿佛它在墙边低语,却并非为了引人注目的声音,而是如同家常的交谈,温馨而亲切。这里巧妙地将萱草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
次句“曾与忘忧树北堂”,进一步深化了萱草与人的关系。萱草被比喻为“忘忧树”,意味着它能帮助人们忘记忧愁,营造出一种心灵慰藉的意境。北堂则是古代家庭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记忆。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萱草的治愈作用,还暗示了它在家庭情感中的重要地位,是家人共同的记忆与寄托。
后两句“留得孤儿千古泪,不知忧在几时忘”,情感更为深沉。孤儿在这里象征着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哀伤,萱草虽然能暂时抚慰人心,但面对孤儿的千古之泪,似乎永远无法彻底消除忧愁。这不仅是对萱草能力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最后一句“不知忧在几时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永恒忧愁的无奈,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情感寄托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植物与人类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更触及了生命、家庭、记忆以及情感慰藉的深层主题,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西园·其五
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
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
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
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
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
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
时遭羲皇翁,容与谐笑言。
邈然采真赏,岁晏谁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