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慕游五岳久矣程子乃先我登嵩华高篇寄及感而赋之一首》
《予慕游五岳久矣程子乃先我登嵩华高篇寄及感而赋之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结发思寻岳,君先嵩华游。

凤笙曾几听,莲壁向何留。

日得高天照,云看万里流。

霞篇一披诵,恍倚二峰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凤笙(fèng shēng)的意思: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器乐中的一种竹笛,也用于比喻音乐美妙悠扬或者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结发(jié fà)的意思:指夫妻结发相依,形容夫妻之间的亲密和恩爱。

披诵(pī sòng)的意思:指背诵并朗读出来。

思寻(sī xún)的意思:思考寻找。

嵩华(sōng huá)的意思:指嵩山和华山,泛指山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五岳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友人先行游览嵩山和华山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日、云、霞、峰等,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飘逸的意境。

首句“结发思寻岳”,点明了诗人自幼便怀有游览五岳的志向。接着,“君先嵩华游”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已先一步实现这一愿望的羡慕与感慨。通过“凤笙”和“莲壁”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旅程充满了神秘与美好。

“日得高天照,云看万里流”两句,以日光照耀和云水流动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壮美,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前景和不断前行的精神。最后,“霞篇一披诵,恍倚二峰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写游记的阅读感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壮丽的山峰之中,体验到了那份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过陶真人故居

世皇中岁好神仙,方士承恩玉几前。

特赐珠宫开甲第,频分宝膳供经筵。

马肝食后留精舍,牛腹书存刬墓田。

寂寞鼎湖松桧色,经过此地一潸然。

(0)

和形影神三首陶苏皆言日月灯影余兼言水镜影·其三

我居四大中,正如衣中著。

我岂好往来,衣当有新故。

道家贵久生,谓当长相附。

竺乾大导师,广说无生语。

亦知海有岸,不识津梁处。

遂与二子偕,万劫每同住。

如在百戏场,好丑安可数。

贤愚贵贱间,头面无不具。

工拙我为之,令子蒙毁誉。

毁誉亦非真,会当随子去。

苟悟万缘空,夫何忧何惧。

一醉能几时,何以消百虑。

(0)

半野堂夜集别仍次前韵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

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

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

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0)

西湖逢曹莘野二首·其一

废苑荒台杨柳生,曾将艳曲教倾城。

画衫钿扇今谁在,无限西园坐客情。

(0)

庚午除夕

湖山斯夕与斯晨,不觉园梅又放春。

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款茶神。

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

深愧皇天私老眼,东家贳我作闲人。

(0)

送李茂修还山省母

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

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

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

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

西秦猛士产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

令与较射丛万人,齐声共呼出君下。

来趋幕府何逡巡,报国无阶自致身。

里中轻薄休相笑,陶母厨间正苦辛。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