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放迹(fàng jì)的意思:留下痕迹,显露踪迹。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尚同(shàng tóng)的意思:尚同是指赞同、认同或重视同样的事物或观点。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物图(wù tú)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象、图案等非常美丽、精致。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志尚(zhì shàng)的意思:志向高远,品味高尚。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 鉴赏
这首诗《沁园十二咏(其四)七贤台》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七贤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自身放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放迹山阳志尚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志趣所在——如同隐居于山阳的贤士一般,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放迹”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一顾。
次句“至今林下仰高风”,进一步深化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诗人站在林下的位置,仰望着历史长河中那些贤士们的高尚风范,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敬意和追慕。这里的“高风”不仅指贤士们在道德、学问上的卓越成就,更象征着他们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后两句“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他想象着在一幅人物图中审视自己与古代贤士的位置关系,但又担心自己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李卫公(李泌)相提并论,这既是对自身身份的戏谑,也是对历史地位的一种自我定位。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既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满足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景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身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