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费心(fèi xīn)的意思:费心指花费心思、精力或时间来做某事,表示付出了较大的努力或心思。
挂壁(guà bì)的意思:指将字画、装饰物等挂在墙壁上的行为。
怀春(huái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空费(kōng fèi)的意思:形容白白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
来学(lái xué)的意思:指通过亲身实践或亲自体验来学习知识或技能。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落拓(luò tuò)的意思:指生活无着,没有固定居所和职业,形容人生活颓废、放荡、不务正业。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疏落(shū luò)的意思:指关系疏远,交往不密切。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往岁(wǎng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过去的年份。
卫鹤(wèi hè)的意思:指保卫白鹤,比喻保护珍贵的事物或维护正义。
效官(xiào guān)的意思:指人能够胜任担任官职,具备行政能力。
心机(xīn jī)的意思:指人心中的计谋和算计。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迂疏(yū shū)的意思:迂疏指行动或言谈思维迟钝、拘泥、不灵活。
- 鉴赏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题为《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自我的形象,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本迂疏落拓人”,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明自己性格的疏阔和不拘小节,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接着,“满头霜雪满怀春”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霜雪,而内心却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诗人虽年岁已高,但精神依然饱满的状态。
“登山有屐身恒健,挂壁无弦趣更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登山时脚踏木屐,身体保持健康;挂壁上的琴不再弹奏,反而让心灵更加纯净。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往岁效官殊慢浪,老来学佛离贪嗔”则回顾了诗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生活阶段。年轻时在官场混迹,难免会随波逐流,如今老去,转而学习佛法,远离欲望和嗔怒,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却怜卫鹤齐鸡辈,空费心机不庇身”一句,诗人以卫鹤和齐鸡为喻,讽刺那些为了名利而费尽心机的人,最终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庇护或幸福。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诗人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语言质朴而富有哲思,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集《楚辞.山鬼章》字
有人窈窕,表灵旗云路。独立幽篁被蘅杜。
杳冥冥、松柏昼晦山阿,憺忘归,采秀折兰带薜。
芳馨结不得,宜笑修容,既见慕兮又含睇。
石荫葛蔓蔓,猿木萧萧,疑然作、夜鸣飘雨。
怨险磊、车乘怅离忧,徒遗我、难留所思之处。
风入松.题王叔明听松图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
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幽人肥遁厌烦哗。
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霜叶飞.和周邦彦《片玉词》
萋萋芳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
断桥流水暮烟昏,正夜凉人悄。有沙际、寒蛩自晓。
星星三五流萤小。
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
昨夜梦里分明,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
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故人怀抱。想篱落、黄花开了。
尊前谁唱凄凉调。
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