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九》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九》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秋(cháng qiū)的意思:指时间长久,秋天漫长。

春作(chūn zuò)的意思:指春天的作物生长茂盛,形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帝力(dì lì)的意思:帝王的力量,指极强大的统治力量。

敷荣(f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来的繁荣兴旺的景象。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能名(néng míng)的意思:有才能的人或有名望的人。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行息(xíng xī)的意思:行动和休息,指工作和休息的周期性交替。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中的第九首。它以自然现象为切入点,描绘了四季更替中万物生长的规律,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皇恩的敬畏以及百姓对于日常生活的依赖。"止处流行息处生",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在静止与运动、生长与休息中的循环;"春作夏长秋敷荣",进一步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植物的繁荣景象。"其间毫发皆帝力",强调了一切生机都源于帝(皇帝)的恩泽;"民日用之无能名",则表达了百姓对于这些恩惠的默默接受,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观察。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无题

投晓凭高雾满天,直疑和气酿丰年。

殷勤北客还知否,不是南来有瘴烟。

(0)

题听蛙轩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蠕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0)

海棠春

晓莺窗外啼春晓。睡未足、把人惊觉。

翠被晓寒轻,宝篆沈烟袅。宿酲未解,双娥报道。

别院笙歌宴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

(0)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0)

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沈。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0)

淮亭吟

贞寂虑兮淮山幽,怜芳若兮揽中洲。

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

矧鹤唳兮风晓,复猿鸣兮霜秋。

熠耀飞兮蟋蟀吟,倚清瑟兮横凉琴。

撷瑶芳兮吊楚水,弄琪树兮歌越岑。

山埼礒兮隈曲,水涓涟兮洞汩。

金光延起兮骤兴没,青苔竟兮绿蘋歇。

绿蘋歇兮凋朱颜,美人寂历兮何时闲。

君不见可怜桐柏上,丰茸桂树花满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