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红梅二首·其一》
《题红梅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冷艳清香一家冰肌谁与傅丹砂

试看标格依然在,未信人疑作杏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标格(biāo gé)的意思:指标准、规范。

冰肌(bīng jī)的意思:形容皮肤洁白细嫩,如同冰一样清凉。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冷艳(lěng yàn)的意思:形容女性美丽、冷静、高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信人(xìn rén)的意思:相信他人的才能和诚信。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鉴赏

这首诗《题红梅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红梅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首句“冷艳清香自一家”,以“冷艳”形容红梅的气质,既突出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绽放的独特美丽,又暗示了其孤傲不群的性格。这里的“冷艳”并非冰冷之意,而是指梅花在严寒中展现出的清雅脱俗之美。同时,“自一家”强调了红梅与众不同的特质,它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

次句“冰肌谁与傅丹砂”,将红梅比作拥有冰肌玉骨的美人,而“丹砂”则象征着鲜艳的颜色。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红梅颜色的独特欣赏,认为其自然的色泽无需人工修饰,就已经达到了极致的美丽。这不仅赞美了红梅本身的色彩,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追求。

后两句“试看标格依然在,未信人疑作杏花。”进一步深化了对红梅的描绘。诗人通过“试看”二字,邀请读者一同观察,强调了红梅独特的标格——即使是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红梅依然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骨和气质,不会被外界所改变。最后,诗人以“未信人疑作杏花”收尾,巧妙地将红梅与杏花进行对比,强调了红梅不同于杏花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凸显了其高洁和独立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中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红梅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观慈寿寺新造浮图

凤刹新从佛土标,芙蓉千尺翠岧峣。

璇题玉甃中天起,法雨昙云下界飘。

势挟珠林雄禁苑,影分银汉挂烟霄。

群生福果缘慈祐,辇尽黄金此地销。

(0)

癸酉春日閒居四首·其三

忆昨追随法从班,五更灯火叩重关。

云开黻座双团扇,月出瑶阶万佩环。

一自樵渔来海上,忽传弓剑落人间。

江村风雨孤臣泪,清梦犹能识圣颜。

(0)

中秋同诸友南溪望月

此际秋无奈,停舟望碧岑。

月华岩际满,夜色水边深。

影灭银河浪,光团桂树林。

南楼闻啸咏,谁识庾公心。

(0)

西汀临汎呈印泉舅氏二首·其二

西汀怀旧隐,秋杪片帆来。

落照樽前树,寒烟水上台。

舟移明镜转,云尽画屏开。

笑语淹吾舅,浮槎夜未回。

(0)

雨中遣使买舟

时节忽复易,閒居事更幽。

微风吹木杪,片雨到床头。

未解虞卿印,先寻范蠡舟。

行装书数卷,沾湿不无愁。

(0)

送邹进士南皋谪戍贵阳二首·其一

自怜焚草日,却送看花人。

迢递三危路,飘零万死身。

长沙悲贾傅,湘水吊灵均。

总是经过地,将谁采白蘋。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