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变俗(biàn sú)的意思:改变习俗或风气,使之更加文明、高尚。
波连(bō liá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起伏或波动。
当应(dāng yìng)的意思:应当、应该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画轮(huà lú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描述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井斜(jǐng xié)的意思:指事物倾斜、不平衡的状态。
连雾(lián wù)的意思:形容雾气连绵不断,看不清楚。
轮车(lún chē)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荣辱贫富等事物轮回不已,生活变幻无常。
铙管(náo guǎn)的意思:铙管是一种乐器,用来比喻善于吹牛、夸大事实的人。
凭几(píng jī)的意思:依靠、根据、凭借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画轮车(huà lún chē)的意思:指人在旁观或模仿别人行为时,效果不如原本的那个人,只是画个车轮而已。
- 注释
- 铙管:古代的一种铜管乐器,常用于军事或仪仗活动中。
旌旆:旌旗,古代旗帜的总称,这里指军队或仪仗队。
巴:古地名,今四川东部一带。
白波:形容江河上的白色浪花。
雾雨:形容细雨如雾。
青壁:青色的山崖或墙壁。
蒹葭:未长成的芦苇。
凭几:依靠着案几,形容悠闲或静思的状态。
双童:这里指两个孩童,可能象征宁静平和的场景。
万井:古代以八家为一井,万井形容众多的居民区。
政成:政治清明,政绩显著。
变俗:改变风俗,改善民风。
画轮车:装饰华丽的车子,常用来象征贵族或官员的出行。
- 翻译
- 军乐队伴随着旗帜行进,在深秋时节向远方的巴地进发。
白色的浪花连着蒙蒙的雾气和雨水,青色的崖壁切断了丛生的芦苇。
倚靠案几的两个孩童安静下来,登上高楼看到众多井字形的市井呈斜线分布。
政治清明知道习俗会改变,应当会有绘有车轮的华丽车子(象征地方的繁荣)到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中的“铙管”指的是官府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声音,“旌旆”则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两样东西在这里象征着权威与使命的传达,而“高秋”则给人以深远的感觉,通过对“巴”地形的描绘,展现了送别之情。
接着,“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中的“白波”和“雾雨”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而“青壁”则可能是指某一建筑物的墙壁,通过对它被野草“蒹葭”所覆盖的描写,传达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在“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的句子中,“凭几”意味着倚靠在桌案上,而“双童静”则可能指的是两位孩童的安静,这与“登楼万井斜”的壮阔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空间内的人物活动。
最后,“政成知变俗,当应画轮车”中的“政成”暗示着政治上的成功和稳定,而“知变俗”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习俗也会随之改变;“当应”意味着适应当时的情况,“画轮车”或许象征着某种技术或设施的发展,这里的“车”可能指的是运输工具,也可能隐喻着社会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